根据临床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似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范畴,认为系感受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蕴郁脾胃,迫使胆汁疏泄失常,外溢肌肤所致,且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为胁痛、口苦、呕恶、厌油、纳差痞满、尿黄,身目俱黄、色鲜明、全身乏力等湿热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根据“热者寒之”,“客者除之”,“虚者补之”,“逸者行之”等原则进行治疗。常用方法如下。 (1)凉血活血:凉血活血旨在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之血脉畅利通达,客邪(湿热)得除,热邪得清,瘀结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常用的药物有:生地黄、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蓟、藕节等。 (2)养血活血:黄疸是血分受病,若湿热瘀滞百脉,发为阳黄,则热邪必然灼耗阴血。故血热血虚兼见者居多,使用养血活血的药物,养血而不助热,活血而祛瘀滞。常用的药物有: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等。 (3)温通血脉:血得寒凝、若寒湿凝滞血脉,或湿从寒化瘀阻血脉,发为阴黄,则需要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化散凝滞,疏通百脉,寒湿始得化散。常用附子、桂枝。 治疗黄疸使用活血药物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肿大的回缩: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生新。故“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 此外,“活血需解毒、毒解黄易除”。当湿热久羁蕴毒或兼夹恶气疫毒外感时,均需加用解毒的药物,因为湿热毒邪瘀结,则湿热益盛。湿热益盛,则毒邪益炽,热助毒邪,毒助热威,若不加用解毒的药物,则湿热难化散,黄疸不易消退,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清热祛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的药物,常用的解毒方法和药物有以下5类。 (1)化湿解毒:根据湿邪重浊黏腻的特性,以及湿在三焦须芳化的原则。在黄疸期邪居中上二焦之际,可以使用辛凉或芳香化湿的药物配合苦寒燥湿清热解毒的药物,以清化或清解中上二焦的蕴毒。常用的药物有:薄荷、野菊花、藿香、佩兰、黄芩、黄连等。 (2)凉血解毒:湿热瘀阻血脉热盛于湿者,即血热炽盛、湿毒瘀结,弥漫三焦时,应当加用凉血解毒的药物,以清解血中的毒热。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蒲公英、草河车、板蓝根、土茯苓、白茅根、青黛、紫参(石见穿)等。 (3)通下解毒:湿热毒邪蕴结,偏于中下二焦,根据湿在下焦须通利的原则,可以通利二便,以导邪外出。若热盛于湿,热郁阳明,大便燥结,口舌生疮或湿盛于热,大便黏滞而稀,排便不畅,应通利肠腑,使湿热毒邪从大便排出。常用的药物有:大黄、黄柏、败酱草、白头翁、秦皮等。 (4)利湿解毒:湿热毒邪偏于中下二焦,可通利小便以解毒,即所谓“治黄不利水非其治也”,使之从小便渗利,则黄疸利于消退。常用的药物有:金钱草、车前子(草)、木通、萹蓄、瞿麦、六一散。同时常配合芳香化湿的药物有:藿香、杏仁、橘红以开其上、中二焦之源,使下焦易于通利。 (5)酸敛解毒:在黄疸的后期,正气耗伤,病邪易于漫散不羁,在清热祛湿或温化湿滞的基础上,佐用一些酸敛解毒的药物,有时黄疸反而易于消退。又因肝欲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酸味的药物,可泻肝以解毒邪。常用的药物有:五倍子、乌梅、五味子等。 还有,“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痰阻血络,湿热瘀阻,则黄疸胶固难化,不易消退。所谓治痰,也就是化痰散结,祛除胶结凝滞的湿热。痰滞得通则瘀热易清,黄疸必然易于退散。化痰法多与行气、活血、化瘀诸法配合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杏仁、橘红、莱菔子、瓜蒌等。杏仁更能利肺气以通调水道,配合橘红,行气化痰,除痰湿,和脾胃。另外,山楂消食化痰,草决明清肝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焦白术健脾化痰,麦冬、川贝母清热养阴化痰,海浮石清热化痰,郁金活血化痰,旋覆共清上中焦之顽痰,白矾入血分,清血中之顽痰,均为临证常用药物。 治痰之法用于治疗黄疸,是临证多年的体会,通过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化痰可以加速利湿退黄。特别是对于长期黄疸不退的病人。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实为治脾,脾主运化,又易被湿所困,故治痰之法实为治本之策。根据临床体验,西医所谓血中胆固醇增高,中医则多从化痰论治。 |
上一篇:酚妥拉明在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如何?
下一篇: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中医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