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慢性肝病引起的糖代谢障碍,常表现为糖耐量的减退,部分病人最终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与因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等原因而引起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是有区别的。由于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糖尿病,其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少),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
在肝性糖尿病的治疗上,控制饮食(即饮食治疗)是一个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 (1)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 (2)控制病情,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控制热能,继续保持正常体重,使肥胖者体重降低,消瘦者体重增加。 (4)促使肝细胞再生与肝功能恢复,从而使糖代谢恢复正常,使病人得以从事各种正常活动。 |
上一篇:妊娠肝炎病人每日热能、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多少为宜?
下一篇:肝炎并发糖尿病病人有哪些饮食调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