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或显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防止肝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从而导致死亡,或进行肝移植。目前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尚难以达到,但是通过科学合理进行抗病毒治疗,有可能达到将乙肝病毒DNA降低并维持在尽可能最低水平(即持续抑制乙肝病毒DNA),从而达到其他治疗目的,包括组织学改善和肝功能正常,以延缓和阻断病情向恶化方向进展。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内容,从1992~2005年有五种抗病毒药物在国际上获得批准用于乙肝治疗,这五种药物分别是:普通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其中普通干扰素α2b使用时间最长,已经超过10年,拉米夫定使用已有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阿德福韦使用已2年,恩替卡韦不到1年。普通干扰素α2b对于非亚裔乙肝患者,疗效较好,使用半年后,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为40%左右,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率大约为18%,一旦获得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时间较长,不易复发,经过改进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乙肝病毒DNA转阴率为60%左右,使用1年后大约有50%的患者会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一旦获得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时间较长,但是干扰素治疗亚裔人种的乙肝患者疗效远不如非亚裔人种,这是因为亚裔人种的乙肝患者多数是由围生期垂直传播而来,乙肝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但是肝功能却趋于正常,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较高,感染30~40年后才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感染40年后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最近的随访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用干扰素治疗后,即使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仍有91%患者血清中用PCR可测到乙肝病毒DNA,其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仍较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是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药物之一,该药疗程为6~12个月,大约有65%的患者出现乙肝病毒DNA转阴,其中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者约占50%,个别病例发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患者一旦获得应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但是该药药费昂贵,难以普遍推广使用。拉米夫定在我国使用已超过7年时间,累计治疗病例数超过10万人次,该药抑制乙肝病毒速度较快,一般80%以上的患者使用该药2个月以内可以出现乙肝病毒DNA载量明显下降,一年时乙肝病毒DNA转阴率达到60%左右,但是乙肝病毒DNA转阴之后,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比较困难,一年转换率只有39%左右,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有可能引起病毒变异而发生耐药现象,发生变异的现象主要为YMDD发生、YIDD和YVDD突变,病毒变异可能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和恶化,发生变异的病例数以每年15%~25%的速度递增,因此目前拉米夫定已经退出美国最新修订的乙肝治疗规范的一线选择药物,目前比较推荐的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理由是这两种药物长期使用,不易发生病毒变异,疗效较为持久,恩替卡韦抑制乙肝病毒速度最快,早期应答率高达90%以上,接受治疗的患者多数获得乙肝病毒DNA转阴,使用该药2年内没有发生病毒变异现象,使用3年后约有2%的患者发生病毒变异,从病毒的抑制速度和效力来看,恩替卡韦最为有效,但是恩替卡韦正式上市使用时间较短,尚难以证实该药的长期效应,在已经使用的患者中发现乙肝病毒DNA的转阴率相当高,但是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的血清学转换比较困难,这就注定服用该药需要长期持久,这样药物的费用自然成为一个问题,许多患者无力支付高昂的药费,阿德福韦价格相对较低,但是该药抗病毒效力不及恩替卡韦,初次使用抗病毒治疗选择该药的患者,60%左右可以在治疗0.5~1年出现乙肝病毒DNA转阴,但是如果用该药替代治疗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病例,效果要差很多,另外该药大剂量使用可以造成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
上一篇:最新研发的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下一篇: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