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人喜欢用药物去解决各类“大病小灾”,不顾药物的副作用,滥用药物,以至于“一疾未愈,又添新脖。肝脏具有代谢、合成、转运和排泄等多种生理功能,许多药物都要通过肝脏的代谢来发挥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肝脏的正常功能。若用药不当,不仅可损伤肝细胞,也可导致肝脏脂肪变性。
哪些药物可致药物性脂肪肝呢?常见的有四环素、类固醇激素等,形成肝毒性损伤肝细胞,并通过抑制脂蛋白的合成阻碍脂肪从肝脏及时输出而引起脂肪肝。某些抗肿瘤药物,如氨甲喋呤、嘌呤霉素、天门冬酰胺激酶也可引起肝脂肪变性。一些降血脂药物,如氨贝丁酯(安妥明)、弹性酶等非但不能防治脂肪肝,反而可诱发和加剧脂肪肝的发生。另外还有中草药、矿物药等也可伤肝,如中药大枫子及其油质有毒,中毒时可致脂肪肝;某些工业毒物,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等也可导致脂肪肝。 37养肝护肝网提醒:滥用药物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再加上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难怪脂肪肝病人会大幅度增多呢! |
上一篇:为什么说妊娠脂肪肝是第一杀手?
下一篇:为什么高脂血症是脂肪肝产生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