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根据所致损伤的药物和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药物性肝病。
①急性药物性肝病:与急性肝炎相似,难以区分。常有食欲不振、恶心、肝区不适、黄疸等表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不明显,有的仅有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②慢性药物性肝病:与慢性肝炎相似,有恶心、乏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有的呈现肝内胆汁淤积的表现,如皮肤瘙痒、黄疸等。由于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部分病人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阻塞性黄疸”。
还有的药物性肝病可出现过敏、变态反应,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此外,尚有少数表现全身多器官症状者。
诊断
急性药物性肝病诊断较为容易,发病时间比较明确。慢性药物性肝病由于起病缓慢或隐匿,又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诊断较为困难。对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药物接触史,临床症状、血象、肝功能、病原学标志以及停药治疗后的效应作出诊断。
|
上一篇: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下一篇: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