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1)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当确诊或疑诊为药物性肝病时,应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大部分药物性肝病具有可逆性,停用有关药物后,较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2)护肝治疗: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可口服肝泰乐、肌苷、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等药物,静脉滴注肝利欣等药物(参考本书“急性肝炎”的治疗)。严重者予以促肝细胞生长素100毫克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每天1次;肝得健注射液15~20毫升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每天1次;还可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300毫克肌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每天1次,对某些药物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3)使用解毒药物:对已知的中毒药物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使用某些肝脏解毒药。如醋氨酚引起的肝坏死可以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初次口服140毫克/千克体重,以后每小时70毫克/千克体重,共72小时。对异烟肼中毒,可以使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B6静脉注射,进行解毒。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害,应及时以N-乙酰半胱氨酸150毫克/千克体重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脉滴注。
(4)解除胆汁淤积: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可以试用苯巴比妥,每次口服20~40毫克,每天3~4次,可使黄疸减轻。腺苷蛋氨酸(sAMe)对肝内胆汁淤积有一定疗效,亦可试用,用法为每日1~2克静脉滴注,持续2周,以后改为每日1~6克,分2次口服,一般用4~8周。亦可用门冬氨酸钾镁20毫升加入5%~10%的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可使肝内淤胆减轻。此外,皮质激素也有一定效果。黄疸严重者,可应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有较好的退黄作用。
(5)中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肝胆湿热、肝脾不和等治疗。
(6)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肝功能的恢复,尤其是病情严重者更应如此。
|
上一篇:药物性肝损伤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怎样预防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