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肝
小满时值每年的阳历5月21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
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是小满时节的气象特征。中医认为,“湿”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湿邪。夏天湿气重,外湿也能伤人,使人患病。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水分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任何气温条件下,潮湿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
《黄帝内经》中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是指湿邪伤人,最容易伤及人体下肢。这是因为湿的形成往往与大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下肢溃疡,湿性脚气,下肢丹毒,下肢关节疼痛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因此,在长夏季节,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
小满时节,皮肤病高发,皮肤病人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日常饮食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利湿清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及牛、羊、狗、鹅肉类等。
小满时高温多雨,气候表现为“高温高湿”、“湿热交加”,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一方面感觉很热,可又不能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的平衡,因此就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导致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为保持机体平衡,需补充一定的水分。人们除用开水外,也常饮些饮料来清暑消渴,清心醒脑,生津除烦。当然,大多数人喜欢冷饮,图个爽快,但是,选用饮料,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同时因地合理享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由于此时节的气温日渐升高、湿度大,各种食品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很可能造成腹泻,出现全身冷热、头痛、恶心、腹疼、腹胀、拉黄色水样大便等症状;每天5—6次,多的可达十几次。由于腹泻严重,短时间造成脱水,病人口渴、声音嘶哑、四肢无力,严重者,可以发生酸中毒和尿毒症。一旦发生腹泻,应及时对症治疗,内服抗生素,同时注意休息,并从饮食调理上配合治疗,减轻病状,恢复健康。在饮食调理上,要严把病从口入关,不吃不干净与腐败变质食品,不吃霉变食品。
熟食品或隔夜食品,在食用之前一定要加热煮透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
同时,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坚持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病菌人口。如果坚持每餐饭前食用醋或大蒜,这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能帮助消化、杀菌,提高胃肠道抗病能力。
最后,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夜间睡眠要盖好被子,特别是盖好肚子,防止感冒和肚子着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