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时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主要由于肝细胞损害后此酶合成减少,以至血清中该酶的活力减少。故测定血清胆碱酯酶的活力可反映肝细胞功能,但临床上主要用于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
急性病毒性肝炎ChE降低与病情严重性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轻型病例酶活力正常,中、重型病例一般在病后1周酶活力下降,至极期达最低值,然后渐渐回升。若活力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血清ChE的变化大致与急性病毒性肝炎相似。而肝硬化失代偿期ChE活力常明显下降,在肝性昏迷时最为显著。其降低程度与人血白蛋白大致平行,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原发性肝癌时ChE活力取决于原来肝脏情况和伴随损害程度。如伴有肝硬化和原有慢性活动性肝炎,酶活力常降低。 |
上一篇: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测定乳酸脱氢酶(LDH)
下一篇:肝炎患者是否都要做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