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肝脏受到损伤后,消化功能最容易出现障碍。肝炎一般分为两类,即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肝脏受到病毒、药物、毒素等初次侵犯,常表现出急性症状。急性肝炎可有轻微的全身表现,如以无原因的发热为首发症状,还可出现一过性的咽部不适、轻咳、乏力等上感样表现;随即出现恶心、呕吐、厌油、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随的其他异常还有腹胀、肝区疼痛、不适等。儿童、青少年及部分成年患者出现尿色加深,典型者尿如浓茶色,同时还有眼睛、皮肤颜色发黄及皮肤瘙痒等表现。这些就是医学术语称之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此时化验肝功能常可出现明显异常。上述表现明显者若能及时去医院就诊一般容易诊断。但消化道症状轻微,特别是不出现黄疸的患者,容易自认为是胃炎、消化不良等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因此,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功能障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而影响治疗及恢复。
慢性肝炎指病程已超过半年以上,病情迁延不愈,上述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反复出现,肝功能时好时坏,体质及身体状况渐受影响等。此类患者也是我们临床治疗的重点所在。 |
上一篇:母婴传播是不容忽视的传播类型
下一篇: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