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发黄》:“身热,不大便,发黄者……阴黄”。“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阳黄。”
自汉代张仲景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等5种以后,有很多医家,先后提出了“二十八候”、“九疸”、“三十六疸”等分类方法。元代罗天益在上述基础上,根据黄疸的病因、症状,将黄疸分为阴黄与阳黄两大类,这为黄疸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简单明了、确切有效的方向,对后世影响最大,成为黄疸辨治的纲领,后世治疗黄疸,无出其右。罗天益还创茵陈四逆汤等治阴黄方剂。 |
上一篇: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积久成瘅
下一篇: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酒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