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Be是HBeAg刺激机体而产生的相应抗体,是继抗HBc后出现的第二个感染性抗体,无保护作用。由于抗HBe和HBeAg不会同时在血清中出现,故过去认为抗HBe阳性则表示体内无HBV存在,无传染性,是预后良好的标志。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部分患者抗HBe阳性时,其血清中HBeAg已作为病毒被整合于肝细胞,虽然传染性降低但并非绝对无传染性。从而认为抗HBe也是HBV复制的指标之一,但没有HBeAg阳性者活跃。抗HBe检出率以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为最高,慢性迁延性肝炎次之,慢性活动性肝炎最低。有人通过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研究,认为其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有病毒复制,HBV-DNA阳性,有传染性。 ②无病毒复制,HBV-DNA阴性,无传染性。 另有人研究发现,抗HBe阳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中约1/3的血清中兼有HBeAg。多数抗HBe阳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测不到HBV-DNA等病毒复制指标,但可从肝细胞核中检出整合的HBV-DNA片断,并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理改变。还有人认为血清中HBeAg阳性,通常伴有HBV肝内复制整合,而抗HBe阳性者,肝内含有合成HBsAg的HBV-DNA整合的肝细胞,可能是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第一步。也有人报道抗HBe与AFP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目前有人认为抗HBe阳性而HBeAg阴性,可能是HBV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引起,是慢性肝炎的特异性,易引起重症肝炎。 综上所述,抗HBe的意义较复杂,但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抗HBe阳性表示传染性低,病毒复制弱。 ②阴性表示病情稳定,预后较好,但少数情况例外。故凡抗HBe阳性者,对预后不能太乐观,需要密切随访,及时检测AFP,警惕原发性肝癌,特别是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另一些抗HBe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者,可通过自身免疫产生严重的肝损害。 ③估计预后,抗HBe阳转出现在HBeAg阴转后早期(2周以内),可能预示急性肝炎恢复顺利;如出现在晚期(HBeAg阴转后6周以上)或不出现抗HBe,则提示病程迁延,可能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