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最初认为,营养不良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因为几乎所有的嗜酒者都伴有营养不良。饮酒同时往往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乙醇还可损伤胃肠黏膜,引起吸收不良,同时乙醇氧化后引起体内高代谢状态,导致肌蛋白分解,均可造成营养不良。但是,近年的研究表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直接的肝毒性作用,是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因。正常情况下,乙醇进入体内后经胃、小肠吸收,通过血液进入肝,在肝内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经乙醛脱氢酶(ALDH)代谢为乙酸而经尿道排出体外。大量一次性饮酒或长期慢性摄入乙醇性饮品,因严重超过了肝解毒能力,导致血液和肝内大量乙醇及乙醛蓄积。肝中过量乙醛及乙醇氧化代谢产物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细胞色素P450系统活性,细胞色素P450 2E1酶(CYP2E1)活性升高,产生大量ROS及RNS。ROS和RNS等过氧化物,直接攻击细胞器、DNA导致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紊乱。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肝硬化的病死率与乙醇的消耗量密切相关。长期过量饮酒是AFLD发病的前提条件,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直接肝毒性和间接损伤是导致嗜酒者肝损害的基本原因。但免疫机制和自由基损伤也被认为起重要作用。另外尚有许多因素影响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如性别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态、是否合并嗜肝病毒感染、有否使用肝毒性药物或毒物等。此外,脂肪组织本身还能产生很多脂肪因子、神经递质以及各种细胞因子,这些都参与了酒精性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的致病因素单一,即长期大量饮酒。但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的毒性作用、内毒素、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遗传多态性、与病毒的叠加作用等多种因素有关。肠源性内毒素激活Kupffer细胞并大量释放以TNFα为主的细胞因子,是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最重要中间环节。在酒精性肝病发病过程中,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受体、胶原等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发生了变化。 |
上一篇:2008年美国肝病年会上,肝病专家如何谈脂肪肝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下一篇: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特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