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因与情志郁结、饮酒过多、感染虫毒、饮食不节、黄疸日久等有关,其病理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等瘀滞而成。
肝喜条达而主疏泄,情志郁结,横逆犯脾,可形成肝郁脾虚;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使脉络瘀阻而形成瘀积。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致水湿内停,腹部逐渐胀大而形成臌胀。肝脾长期受病,势必影响及肾。肾阳虚衰,则膀胱气化无权,水湿不行而使臌胀日益加重。肾阴所伤,则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耗血、动血,甚则肝肾阴竭,而见神昏、痉厥。本病早期,多属肝脾气滞和血瘀;腹水形成,则属气血凝滞,络脉瘀阻,水湿内停;晚期常累及于肾,而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之别。本病自始至终有本虚标实特点。 |
上一篇:中医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什么
下一篇:急性肝炎的活血退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