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方药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肝郁脾虚型
【主症】胸胁胀满,精神抑郁,面色萎黄,纳食减少,口淡乏味,脘痞腹胀,午后或食后较甚,右胁部不适或胀痛、窜痛,肢体困倦,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归脾汤加减。
党参15g,茯苓15g,白芍15g,半枝莲15g,炒酸枣仁18g,虎杖15g,郁金12g,白术12g,当归12g,牡丹皮12g,建曲12g,川楝子10g,川芎9g,柴胡10g,三七(冲服)3g,茵陈18g,甘草6g,大枣6枚。
【方解】方中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白芍、甘草乃柴胡疏肝散之意,以疏肝健脾;当归、白术、党参、茯苓、炒酸枣仁、甘草取归脾汤之意,以健脾养血;虎杖、半枝莲、茵陈清热利湿解毒,清除湿热余邪;三七、郁金、牡丹皮、川芎活血化瘀软坚,回缩肝脾;川楝子、白芍疏肝理气,柔肝止痛;建曲、大枣补气和中,健胃消食。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以及清余邪、化瘀血、止疼痛、和胃气之功效。
【注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旺易克土,肝病每传脾”,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肝郁脾虚型相当多见。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应始终注意调理脾胃,使用苦寒之剂,谨防损伤脾胃,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以保证脾胃的健运,使水谷之精微得以运化为气血津液,扶正祛邪。由于肝郁脾虚型慢性肝炎患者症状较轻,有时甚至纳差、乏力、腹胀等症状也很少出现,查肝功能轻微异常甚至正常,所以易被人们所忽视,但病毒在体内复制必然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病情隐形的进展是不间断的,有相当一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了肝硬化,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中医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方药
下一篇:治疗肝脾血瘀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方药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