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6:吴某,男,38岁。患者1992年发现患有乙型肝炎,之后常感神疲乏力,检查肝功能反复异常波动。1993年4月因兄患肝癌死亡而心情郁闷,神疲乏力加重,并出现恶心、腹满、纳差等,经多方诊治,虽服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及护肝等中西成药4个多月,但症状反而日渐加重,遂于8月5日入院。入院时患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厌食油腻食物,胸脘痞满,心下胀痛,尿黄便秘,查舌质红,边尖有瘀点,舌苔黄燥,脉弦劲有力,ALT476U/L,HBsAg阳性,纤维内镜显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辨证属肝郁化火,血分热炽,治以疏肝散结,清热凉血,方选化肝煎加味。
处方:青皮10g,陈皮10g,牡丹皮10g,栀子10g,浙贝母10g,柴胡10g,枳实10g,法半夏10g,赤芍15g,白芍15g,泽泻15g,郁金15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合心理疏导。2周后诸症明显好转,恐久用伐肝之品劫伤肝阴,上方加沙参25g,玉竹15g,黄精15g,继续服用。至8月24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之后将上方制成丸剂,巩固治疗2个月,除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呈“小三阳外”,别无异常。 点评:情志因素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和康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思想负担较重,若情志不舒,心情郁闷,则可加重病情。由于肝郁化火,故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治以疏肝散结,清热凉血。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宜配合心理疏导,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方能获得良效。 |
上一篇: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验案点评五
下一篇:中医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误案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