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田某,男,29岁,因急性黄疸住某医院治疗。患者发热,体温39℃以上,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疲乏无力,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尿如浓茶,大便稀溏,检查血小板下降,胆碱酯酶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蛋白倒置,肝功能检查示转氨酶、总胆红素增高。西医诊断为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应用多种保肝药及对症治疗,口服泼尼松;某中医会诊辨证为湿热瘀滞之阳黄,采用中药“去黄灵”静脉滴注,并口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汤剂。中西医结合治疗20余天,疗效不显,病情进一步恶化,已报病危。请高辉远老师会诊时观之神志昏迷,面色晦暗,大便泄泻,日8~9次,身目俱黄,色如烟熏,查舌质晦暗,苔白腻而厚,脉细濡无力。高辉远老师认为:此非阳黄,乃阴黄也,急宜温阳健脾,益肝退黄,方以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
处方:人参10g,白术10g,炮干姜8g,炙甘草5g,附子8g,白芍10g,茵陈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鼻饲。3日后病情稍见转机,体温略降,每日大便2~3次,意识渐复。继服10剂后体温正常,黄疸明显消退,腹泻已止,神志清楚,已能纳食。守上方又服10剂,黄疸退尽,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改投健脾益肝中药再服,10剂后出院,门诊调治半载,完全康复。 分析:此为辨证失误,阴黄误辨为阳黄。本例患者西医诊断为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一般的看法是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多为阳黄中的急黄,前医只观其急性黄疸与高热之象,无视黄色晦暗、脉细濡无力等症状,即将其辨为阳黄,用清热解毒利湿之剂,屡投苦寒,实乃以水济水,药不对症而误治,致使病情加重。后来高老评审病情,认证准确,辨为脾虚寒湿之证,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温阳以制阴毒,方药得法,次第有方,力挽重危,化险为夷。初治时医者若望、闻、问、切四诊均能详查,四诊合参,熟悉阳黄、阴黄之区别要点,则可避免辨证失误,其误诊误治不难避免。 |
上一篇:中医治疗重型肝炎的验案点评六
下一篇:中医治疗重型肝炎的误案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