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何某,女,51岁,2007年8月23日初诊。患者3年来阵发性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嗳气、反酸、腹胀或胃部灼热等,时好时犯,反复发作,常因食油腻之食物后诱发,曾以“慢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近日来疼痛加剧难忍,症见右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身热,心烦口渴,纳呆不欲食,恶心,尿黄,大便干,B超显示结石性胆囊(多枚直径0.3~0.4cm的结石),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断为胁痛(肝胆湿热型),以柴芍夏芩汤治疗。
处方:柴胡18g,白芍9g,半夏9g,黄芩9g,枳实9g,郁金9g,大黄9g,生姜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服。服药3剂后于8月26日复诊,肝胆区疼痛减轻,体温正常,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守方继续服用4剂,诸症状消失。按原方加金钱草30g,海金沙15g及硝石矾石散4.5g(分吞)以利胆排石。继续服用1个月余,复查B超胆囊内结石消失,病已痊愈。 点评:急性胆囊炎多因湿热蕴结肝胆,不通则痛而为病,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为法,方用自拟柴芍夏芩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胆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无论是急性或慢性,70%~95%的病人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与胆囊结石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的范畴,多因湿热蕴结肝胆,不通则痛而为病,郁而不通,内灼胆汁,炼液成石,治疗上应以通为大法。柴芍夏芩汤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升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入气分行气解郁,入血分凉血化瘀,为血中之气药,并有利胆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有解热、抗菌、抗感染、利胆、护肝、镇痛等作用;大黄有很强的解热、抗菌、抗感染、利胆作用;白芍有很好的镇痛、抗感染等作用;郁金、黄芩均有利胆和抗菌作用;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内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约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诸药配合,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本例患者诊断明确,治则方法恰当,药证相符,故而药后疗效满意。 |
上一篇:中医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验案点评三
下一篇:中医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验案点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