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六种黄疸和急黄、阴黄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六种黄疸和急黄、阴黄 1.《诸病源候论》:“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脏腑不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如食已如饥,全身而同及爪甲小便尽黄,而欲安卧……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2.《诸病源候论》:“凡诸胆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病身面皆发黄,但立名不同耳。”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第十二卷“黄病诸候”篇中记载了28种黄病,即黄病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发癖候、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候、因黄发吐候、黄疸候、酒黄候、谷疸候、女劳疸候、黑疸候、九疸候(胃疸、心疸、肾疸、脾疸、膏疸、舌疸、髓疸、肉疸、肝疸)、胞疸候、风黄疸候、湿疸候,虽曰二十八种黄,但“九疸候”包括了九种黄疸证候,故实为36种证候。这些证候,或从症状命名,或从病因命名,或从病机命名,或从脏腑命名。从此黄疸病的分类呈现了纷繁复杂的局面。
  其病因病机,巢氏认为一是饮食不节,二是脏腑不和(尤其是脾胃失调),致使湿、热瘀结,热气郁蒸而发黄。
  3.《诸病源候论》曰:“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巢氏所言有关重症黄疸预后不良的记载。
  4.《诸病源候论》:“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曰阴黄。”
  “阴黄”病名最早记载于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但此论与后世大多医家关于阴黄的认识不同,把热毒郁滞于内所致的黄疸称为阴黄;而后世常将寒湿郁滞于内所致的黄疸称为阴黄。

上一篇: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的分类、治则与预后
下一篇:孙思邈《千金翼方》:瘀血黄疸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