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虫蛊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1)《诸病源候论·水肿病》:“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长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蛊”即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噉食,唯有一物独在者。鲁昭公元年,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伯派名医医和往诊。医和诊视后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继尔论近女色过度“生内热惑蛊之疾”,首次提出了“蛊”疾病名。那么什么是“蛊”呢?答曰:“沉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写成“皿”上着三个“虫”的“蛊”之繁体,创制已很久远了,《说文解字》中就有了收录,并加以解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为蛊。晦淫所生也。果碟死之鬼亦为蛊。从虫,从皿。皿,物之用也。”拿“蛊”的异体字形与《说文解字》的释义合而观之,颇有趣味:恰如一幅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画。画面——一个满盛小虫的盘子;关键的文宇说明——“蛊,腹中虫也。”
  对寄生虫病,早在远古已有一定认识,但一直到巢氏《诸病源候论》一书,才有突破性的进展。巢氏对中医寄生虫病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在许多方面填补了空白。其所收资料丰富,可以说是现存有关中医寄生虫病最为详细的文献之一。巢氏把蛊病分为虫病和蛊毒两大类。前者谓之“九虫”,有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费虫、胃虫、弱虫、赤虫等之分;后者有射工、沙虱、水毒、飞蛊等之别。其中蛊毒发病以吐血、便血、腹大如鼓等为主症。
  本条原文对血吸虫感染后引起鼓胀的最早记载,而且对鼓胀的临床表现进行描述,这些描述极似西医所说的腹水振水音,波动感,和移动性浊音等体征。《医林绳墨·鼓胀》云:“治当利其肠胃,出其寒积,则蛊自除,而胀可平矣。”以涤肠杀虫治疗血吸虫感染所致的水鼓,只要将体内之血吸虫杀灭,则腹水自消。
  (2)《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以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水源处有水毒病。”
  三吴,即今江南太湖区,这是最早指出血吸虫是一种区域性寄生虫病的文献记载。
  (3)《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凡中蛊毒者,多趋于死,以其毒害势甚。”
  指出血吸虫危害性大,在古代没有有效的杀虫剂,感染血吸虫后十难生一。
  (4)《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山谷溪源有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
  指出血吸虫病的发病节气是春秋,并指出了血吸虫主要生活在山谷溪流。
  (5)《诸病源候论·射工候》:“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
  指出感染途径是人与疫水接触,虫毒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而病。至明代,众医家对水蛊认识进一步加深,明代方隅在《医林绳墨·鼓胀》云:“由山岚蛊毒之气,因感入腹,聚而不散,结为腹满之症。”指出鼓胀由虫引起。今人捕鱼摸蟹或洗澡游泳于虫蛊疫水区感染得病,晚期内伤肝脾,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渐成此病。
  (6)《诸病源候论·水毒候》:“ 水毒有分阴阳,觉之急视下部。若有疮正赤如截肉者为阳毒,最急;若疮如鲤鱼齿者,为阴毒,犹小缓。皆杀人,不过二十日。”
  (7)《诸病源候论·水毒候》:“作数斗汤,以蒜四、五升捣碎,投汤内消息视之,莫令太热,绞出渣,适寒温以自浴,若身体发赤斑纹者是也。”
  红斑是血吸虫早期感染的特征之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后,对皮肤的局部损害,可引起皮炎,出现局部红斑。下肢接触疫水机会多,所以巢氏指出观察下部是有道理的。
  (8)《诸病源候论·水毒候》:“但觉寒热头痛,腰背急强,手脚冷,欠却欲眠,朝瘥暮剧。”
  这些症状可初步判断是水毒为患。若进一步发展,可出现 “有下血如烂肝”,大便出现血样物,说明病已到危重阶段。
  (9)《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初得恶寒,头微痛,目眶疼,心内烦懊,四肢振欣,腰背骨节皆强,两膝疼,或翕翕热,但欲睡,旦醒暮剧,手足指逆冷至肘膝。”
  这段描述酷似急性脑型血吸虫病症状,并详细描述了该型血吸虫病的发病过程,指出了本病的先兆症状。

上一篇:张仲景《金匮要略》:鼓胀辨证及治疗
下一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水癥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