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鼓胀》:“是肿满之疾,起于下元虚寒也……夫人之胃如釜甑然,釜底火旺,则热气熏蒸,甑炊易熟,若徒有水而无火,则无气上升,物何由熟。”
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在巢元方肾虚致石水的基础上,指出下元虚寒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中焦脾胃之腐熟运化水谷,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中元阳不足,火衰不能熏蒸中焦,胃无力腐熟水谷,运化水湿,水气内聚,酿痰积瘀,渐成本病。并提出“治胀满者,先宜温补下元”的治疗原则。强调下元火旺,才能使“湿气蒸发,胃中温暖,谷气易化。”命门火旺,脾胃得益气燥湿而健运,水鼓自消。 九、方隅《医林绳墨》:肿与胀治疗有异 《医林绳墨·鼓胀》:“肿当利水而实脾,胀宜清气而升郁,此治肿胀之大端也。” 《医林绳墨》系明代著名医家方谷与其子方隅共同撰著。该书指出由于肿与胀的产生机制不全相同,故治疗亦须分辨肿与胀的主次而有所侧重,肿系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所致,以腹大胀满,宜温中健脾,行气利水。胀是气滞湿阻而致。以腹胀按之不坚,胁下满胀,嗳气不爽为主症。宜疏肝理气,行湿散满,可用四逆散合五苓散。胀与肿通常相兼并见,所以在临床当法活机圆,不可拘执于一端。 |
上一篇:朱丹溪《丹溪心法》:治鼓胀反对峻攻
下一篇:张景岳《景岳全书》: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