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痈是指肝脏脓疡性疾病,以寒热往来或寒战高热,右胁肋疼痛,肝脏大为特征。常因毒热入侵肝脏,腐化成脓而致本病。肝痈属内痈范畴,包括西医中的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感受疫毒,或嗜酒肥甘而生热,或阳亢肝郁而化火,致火热成毒,瘀滞于肝,使血肉腐败而成痈。其中热毒痰瘀是致病主因,热瘀互结,熏滞于肝,致气血凝阻,肉腐成脓为致病机制。由于热毒痰瘀壅结于肝,化腐成脓,治当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消痈排脓为法,对肝痈成脓期有较好疗效,可免手术之苦。 本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称之为“肝雍”,后世多沿此而言肝痈。宋、元医籍中也有一些对肝痈的论述,清代对于肝痈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历代医籍的不断补充完善,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对于此病的治疗也日趋规范化。 |
上一篇:梅花点舌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黄帝内经》:首载肝痈病名、主症和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