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病毒属中的一员。嗜肝病毒成员包括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和鸭乙肝病毒等。嗜肝病毒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宿主和组织类型的亲嗜性,基本上只与肝细胞结合,并且都可以引起急、慢性肝病。对嗜肝病毒的这种嗜肝特征,已经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当人们发现了乙肝病毒后,人们一直在思考乙肝病毒究竟是如何进入肝脏的,又为什么总是留恋肝脏?
尽管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经过长期的研究,已经知道乙肝病毒的嗜肝特性与病毒DNA的甲基化程度、复制表达时对肝细胞中某些因子的依赖程度和病毒感染结合时的受体分布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骨髓、胰腺等脏器、组织中都可能存在病毒,但最后病毒要在肝脏中进行复制和表达,并引起肝脏炎症,这是因为乙肝病毒DNA在不同组织中的甲基化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组织细胞中甲基化程度高的基因是不具备表达活性的。乙肝病毒在肝脏中的甲基化程度较低,使它的表达活性明显增强,病毒可以进行繁殖。 乙肝病毒的复制和表达还需要肝脏一些特殊因子的帮助,肝脏中一些酶的参与,这些物质又恰恰在肝脏中最为丰富,使得肝脏成为乙肝病毒生长繁殖最为理想的地方。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令人头疼,乙肝病毒总是导致弥漫性的肝脏损伤。经过研究才发现,肝细胞膜上存在一种乙肝病毒的受体(一种很容易与乙肝病毒结合的蛋白质物质)。一般来说,病毒与人体器官细胞的结合是由靶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介导的。细胞膜上有锁孔(相当于受体),病毒身上有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病毒就进入了特定的细胞内。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聚合人血清白蛋白(PHSA)既能特异性地与乙肝病毒颗粒结合,又能与肝细胞结合,很可能充当了乙肝病毒与肝细胞结合的中间媒体,1986年国外学者Neurath依据在HBV前S1区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提出了肝细胞上可能存在前S1肽受体的新观点。这些发现都证明了肝细胞膜上有乙肝病毒特异性受体的存在,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其病毒受体,但干扰病毒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早期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 有一点必须指出,乙肝病毒尽管损害主要集中在肝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并非具有严格的嗜肝性,在肝脏以外的组织中可能存在,有人在乙肝患者切除的脾脏中就发现了乙肝病毒的踪迹。 总之,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与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入肝细胞,在感染的肝细胞中进行复制、包装和成熟,逸出肝细胞后,又再感染其周围的健康肝细胞,如此循环不已,使肝脏出现广泛性损伤。 |
上一篇:保护你的肝脏——防止疲劳伤肝
下一篇:鸡尾酒疗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