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橘红、枳实、炙甘草、陈皮、半夏、姜黄各10g,山楂、草决明各30g,泽泻15g,荷叶、白术各20g,茯苓12g。
[随症加减]肝肿大者加穿山甲(代用品)、桃仁;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三七粉;便秘者加生大黄;脾虚便溏者去草决明,加山药、薏苡仁;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腰酸者加菊花、何首乌、桑寄生;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加茵陈、五味子、垂盆草。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祛痰化瘀。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 [临床运用]治疗48例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 [心得体会]脂肪肝归属中医胁痛、积聚、痞满等范畴,多因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过度,好逸恶劳,体丰痰盈,或七情内伤,调摄失宜,或感受湿热之邪等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成痰,痰阻气机,致痰瘀互结,滞于肝脏而成本玻调脂化瘀汤中四逆散疏肝理气,宣畅气机;橘半枳术丸、二陈汤燥湿化痰,理脾助运;山楂、草决明、荷叶、泽泻化瘀化浊。诸药合用,使肝气疏泄,脾运得健,湿痰瘀血渐除,药中病机,收效甚佳。 [方剂来源]陈金红.调脂化瘀汤治疗脂肪肝48例.浙江中医杂志,2003,(2):56 |
上一篇:治疗脂肪肝的疏肝活血降脂汤
下一篇:治疗脂肪肝的扶正祛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