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药物性肝病分哪些类型?
解答:药物性肝病通常可分为固有型和特异质型。特异质型又分为过敏(免疫)特异质和遗传特异质。 根据药物性肝病的特征,通常将其分为固有型(可预测)和特异质型(不可预测)两个类型。固有型是指可预测药物在给予高剂量时使人或动物产生肝损伤,这种类型的潜伏期短,与剂量相关。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导致的DILI是典型的固有型DILI,通常其<1g无肝毒性,>5g有肝毒性,<10g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由于目前新药研发对肝毒性要求越发严格,除非有显著的药用意义,即收益大于风险,否则很难进入市场。异质型DILI的特点是不可预测,具有个体差异,与剂量的关系不大,动物实验不可复制,临床表现多样化。 根据临床发生的时间长短,可将DILI分为急性DILI和慢性DILI。通常将患者的肝生化指标异常和/(或)伴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称之为慢性DILI。 1989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又将药物性肝损害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和混合性。后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肝毒性委员会修订,三型诊断标准如下: 肝细胞损伤型:ALT≥3ULN且R≥5 胆汁淤积型:ALP≥2ULN且R≤2 混合型:ALT≥3ULN, ALP≥2ULN,2<R<5 R=(ALT实测值/ALT ULN)/(ALP实测值/ALP ULN) 2015年,我国制定了《药物性肝损伤诊疗指南》,其中还增加了日益多见的肝血管损伤型,主要包括肝窦阻塞综合征(SOS)和肝小静脉闭塞症(VOD)。 关于药物性肝损的治疗,目前仍主要限于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和可疑药物,给予支持治疗,监测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多数轻度药物性肝损伤停药后能在短期内康复。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高于200并出现黄疸)或发生肝功能衰竭者,应立即住院治疗,按肝功能衰竭做积极处理。 急性重症型可选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NAC是一种可有效提供巯基的抗氧化剂,可清除多种自由基,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视病情剂量以50~150mg/(kg·d)给药。重症患者如果出现肝性脑病和凝血功能障碍应考虑肝移植。 最近,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异肝草酸镁增加治疗DILI的临床适应证。有黄疸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或腺苷蛋氨酸,混合型可合用抗氧化剂如水飞蓟素,肝细胞损伤型和混合型肝酶相对高者可选用双环醇和甘草酸制剂治疗。 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病变,肝脏功能减退,因此更容易诱发药物性肝损害,有时可造成严重后果。为了避免加重肝脏病变,用药必须谨慎。倘若患其他疾病时,也千万不要自己乱服药物,特别是解热镇痛剂、安眠药、抗生素之类。到医院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本人肝病情况,供医师参考,决定用药方案。当然,治病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如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某些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时,应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用药期间,要密切注意肝功能的变化。 |
上一篇: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指标有哪些?
下一篇:药物性肝病与个体差异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