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但各地区人群感染率有所不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70%以上分布在亚太地区。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有关资料表明,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在10%左右,约有1.3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总数的1/3以上。199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在未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1~50岁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平均为9.72%,各省、市、自治区间从4.94%到17.83%不等。河北省最低(4.94%),广东省最高(17.83%);长江以南(10.85%)高于长江以北(8.54%);乡村(10.49%)高于城市(8.08%);东部沿海(11.12%)高于西部边疆(8.71%);华北低(5.53%),华东、中南高(12.75%)。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4~10岁为第一个高峰,20~40岁是发病的第二个高峰,40岁以后人群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总体发病率男高于女。在河南省人群大面积抽样调查发现,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男性为18.8%,女性为15.6%,而乙型肝炎显性发病率男性却比女性高1倍。临床上急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女性比男性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转阳率女性也比男性高,而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癌现症患病率则又是男性多于女性。 乙型肝炎与职业有一定的关系。据国内统计,中、小学生发病率较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比例相近,城镇分散居民的发病率最低。国外同性恋者和性滥交者的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吸毒和药瘾者中发病率亦比常人高。血液透析和口腔科工作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亦比普通人群高数倍。 根据199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我国<1岁婴儿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为3.8%,1岁为8.7%,2岁时达到12.5%。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与受感染的年龄有关,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的年龄越小,变成携带者的概率越高。<1岁者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约70%~90%变成携带者,此数据在2~3岁者为40%~70%,在4~6岁者为10%~40%,而7岁至成人者为6%~10%。这表明我国乙型肝炎免疫的保护重点为幼儿。 我国现有慢性肝炎患者约1 000万,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其中一半是死于原发性肝癌。尤为严重的是,每年约有75万~150万的孕妇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她们所生的婴儿若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则在2岁以内约有60%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凡是新生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90%可长期带毒,其中一部分人成年后将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这将严重影响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也会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和负担。我国政府及医务界在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有力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普及免疫注射等预防措施的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在我国已呈现下降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