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早期主要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治疗,以使病情缓解;失代偿期主要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种综合征的处理。
病因学治疗
病因学治疗主要是指针对导致本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肝炎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或中药抗病毒药;酒精性肝硬化应戒酒;血吸虫性肝硬化如果仍有血吸虫感染可以采用吡喹酮予以杀虫;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硬化停止使用有毒药物;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解除肝外胆管阻塞等。
支持疗法
对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应该强调卧床休息,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果发现病人有肝性脑病的先兆,则应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
护肝治疗
针对肝硬化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可选用肝泰乐(葡醛内酯)、维丙胺、肝乐(DADA)等护肝药物。
软化肝脏
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是从乳猪新鲜肝脏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对治疗肝实质性损伤及肝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为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一类新药。HGF能刺激正常肝细胞DNA的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改善肝脏枯否氏细胞的吞噬功能,也能防止来自肠道内毒素对肝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临床应用于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已知的能够降解肝硬化的结缔组织的药物之一。每次100~20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3~6个月为一疗程。
腹水治疗
轻度腹水者低盐饮食,给予醛固酮拮抗剂如安体舒通等和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腹水消退不宜过急,以体重下降不超过1千克/天为度。重度腹水需结合腹水穿刺、腹水回输等方法。一般来说,腹水治疗的难易取决于腹水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肝功损害的程度。因此治疗腹水的基本措施应着重于改善肝脏功能,包括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等。
①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肾脏血液灌流量,减少醛固酮分泌,促进自发性利尿反应。但长期卧床要注意褥疮、周围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
②钠和水的限量摄入:限制钠的摄入量是腹水最重要的基础治疗。轻度的腹水,通过钠和水的限量摄入即可获得效果,不需用利尿剂。钠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250~500毫克(氯化钠0.6~1.2克,相当于无盐饮食),如果水、钠潴留不严重,钠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500~1000毫克(氯化钠1.2~2.4克,相当于低盐饮食)。水的日摄入量一般1000毫升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毫升以内。随着利尿和腹水的消退,钠、水的摄入可适当增加。
③利尿剂: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和电解质从肾脏排泄,尿量增多。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为先作用弱的,无效时再作用强的;先单用,后联合;先小剂量,后大剂量,利尿速度不宜过猛,以免诱发肝性昏迷及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副作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④白蛋白: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改善肝功能和一般状态,可用白蛋白静脉滴注。或适量静脉输注新鲜血液、血浆。
⑤其他还有腹腔穿刺放液、腹水浓缩回输、腹腔—颈静脉分流术、淋巴引流术及门—腔静脉分流术等对较严重的腹水均有一定效果。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分为气滞血淤、肝郁脾虚、肝肾不足、水湿内阻等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