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肝硬化?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怎样诊断肝硬化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原学、实验室生化指标、纤维内镜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等。
症状体征
肝硬化一般起病较慢,早期临床症状常不明显,一般以肝脏出现的炎症损害所表现的症状如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嗳气、上腹部隐痛、腹泻等为主。后期为失代偿期表现,如肝功能减退系列症状、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腹壁和脐周静脉曲张、腹水、出血等,胆汁性肝硬化还可见到皮肤瘙痒,黄疸也较为明显。
病因学诊断
肝炎后肝硬化按感染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分类,目前主要分为5种,其中与肝硬化有关的主要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硬化有饮酒史(饮酒的种类、饮酒量、时间、方式等)。血吸虫病肝硬化皮内试验、血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环卵试验、尾蚴膜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有特殊诊断意义;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硬化有中毒药物的接触史、服用史,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肝功能及生化指标
主要为蛋白代谢异常,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其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较为常见。转氨酶(ALT、AsT)和血清胆红素升高对判断病情的活动情况有帮助。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鉴于肝脏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所以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等,肝硬化时这些指标均会不同程度升高。
影像学诊断
肝脏B超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可见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及肝脾肿大、腹水等不同图像。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等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纤维内镜检查
纤维内镜可以直接见到肝硬化静脉曲张的部位和程度,优于上消化道造影。
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较大,尤其是肝功能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

上一篇:肝功能代偿期表现与肝功能失代偿期表现
下一篇:怎样治疗肝硬化?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