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是指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所产生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大,伴有脾功能亢进、腹水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和呕血等。正常时,门静脉压力为10~24厘米水柱,若超过25厘米水柱,即为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而成。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系统有4处存在着交通支:①在胃底及食管下段;②直肠上静脉与肛管静脉;③脐旁静脉与腹壁上、腹壁下静脉;④肠系膜上、肠系膜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当门静脉压力增高后,可能引起上述4条交通支内压力增高,形成静脉曲张,甚至发生破裂、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下。
(1)腹水: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增高,使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是形成腹水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大出血:由于门静脉高压,其与体静脉的各交通支开放侧支循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致死的原因之一。 (3)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脾脏因充血肿大。肝硬化时脾肿大的程度与门静脉高压并不完全平行。脾脏慢性肿大其质地较硬,有的主要向膈下发展,以致肋下肿大不十分显著。脾大有脾功能亢进,多先见血小板和血白细胞数量减少,继而发生贫血。 |
上一篇:促使急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肝炎有哪些因素?
下一篇:急性乙型肝炎为什么会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