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为什么会转为慢性?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急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国外为5%~10%;国内则为18.7%~30.2%,甚至更高些。而导致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除遗传与种族因素外,还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急性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乙型肝炎病人,由于65%感染者并不发病,或表现为暂时亚临床型症状,仅出现轻度的、一时性的疲乏和食欲缺乏,大多数受感染者并不介意,故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治疗,容易转为慢性乙型肝炎。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及行血液透析病人,一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极易转化为慢性肝炎。而乙型肝炎病人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因体内的免疫机制平衡失调,而使急性转为慢性。
  
  (3)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史,或有并发症者:这些人再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极易转为慢性肝炎且预后不良,如原有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或并发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疟疾、结核、溃疡及糖尿病等。
  
  (4)其他原因:过劳、酗酒、房事过度、吸毒、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营养不良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孕妇等,均可使乙型肝炎由急性转为慢性。
  
  临床上若见转氨酶升高超过45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达12周以上,e抗原(HBeAg)8~10周以上不转阴者,就有可能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上一篇:肝炎病人在什么情况下出现门静脉高压?临床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慢性活动性肝炎有哪些类型?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