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血、调肝补肾,不可错过的养生大穴三阴交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三阴交是中医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一个穴位。此穴位之所以名为三阴交,是因为其是三条阴经的交汇处,这三条阴经即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此穴位是足厥阴肝经循行处,所以多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舒畅肝经气血,进而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曾利用此穴位来疏肝利胆。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有这样一句话“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此法是通过艾灸三阴交来治疗胆虚症。
  
  所谓的胆虚,即胆气不足。胆气虚,则寒邪生。寒则其病善惊恐,另外还兼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多疑虑、常叹息等一些典型症状。
  
  对于胆病,往往要肝胆同治。这是因为胆的经脉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正是因为此种原因,《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才有“肝合胆”一说。
  
  中医认为胆与肝一样,有升发条达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金代医家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中有这样的记载:“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痹不一而起矣。”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胆气主升的特点及其胆气不升的后果。
  
  肝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肝气郁结,肝经不畅则可损及胆,导致胆气不得升。尤其是春天。春为肝阳升发季节,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肝气升发。若肝气升发不畅,不可避免地会累及胆,尤其引发腹泻、虚烦不眠等多种问题。三阴交是肝经循行所过处,可疏肝利胆,改善胆气虚导致的各种问题。
  
  足少阴肾经也过三阴交,刺激这个穴位有补肾作用。肾为水,肝为木,肾水可以涵养肝木,为此此穴位有肝肾同养的作用。
  
  对三阴交进行刺激,不仅能舒畅肝经,强大肾的功能,还能使人气血旺盛,百病不侵。这是因为脾经也过此穴位。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后天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气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血又为脾胃所化生,为此平素一定要注重护好脾胃。可以毫不留情地说脾胃一伤,百病而生。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因为肝气不舒,郁结之气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比较虚弱,所以平时更是要注意对脾胃的呵护。少吃辛辣、凉、生硬食物,食物多样化,经常摄入黄色的食物等都是对脾胃的呵护。除了要注意饮食,也可以经常刺激三阴交,可强大脾胃的气血化生作用。
  
  可见,三阴交有多种作用,是保健养生的大穴。对三阴交进行刺激,不妨试试艾灸的方法,尤其是气滞血瘀者,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疏通经络,除邪,强身。对于艾灸的保健养生作用,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记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黄帝内经·灵枢》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通过这些古籍的论述,不难推断出,艾灸比针灸的适用层面更广,对于一些经久不愈的慢性病,都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促使其好转。养肝护肝,除肝疾,自然也可以用艾灸这种方法。了解三阴交的艾灸方法前,先说一下此穴位的位置所在。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的第一指间关节的宽度约为3寸。三阴交穴位图见本书第64页)。
  
  【艾灸三阴交】将艾条对准穴位,离穴位2~3厘米,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穴位艾灸也是很有讲究的,《千金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为此,艾灸三阴交初期时间可以短一些,逐渐适应了再延长艾灸时间。
  
  除了艾灸外,也可以用按摩的手法。按摩即将大拇指按在穴位所在处,反复按揉,时间不限。力度适中。
  
  三阴交这个穴位有“妇科三阴交”之称。之所以有此名,自然是因为这个穴位是女性保健养生的大穴,对于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女性问题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另外,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促进精血化生,进而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虽然此穴位有“妇科三阴交”之称,但也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男性疾病,如遗精、阳痿、阴茎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按摩此穴位能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还能益寿延年。总之,平时一定要用好这个穴位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份。将各味药研碎,混合均匀,每次取0.3克,用米汤送服,对于胆虚失眠有效。

上一篇:乙肝患者须注意休息养生
下一篇:评美帮智慧医美从底层发力被看好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