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一定要小心使用的中药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有些人为减肥长期服用中药减肥药,结果吃成了肾功能衰竭;有些吃中药“败火”,结果吃成了肝炎;有些人发热感冒,输了一些中药注射液,结果引起了过敏性休克;有的人希望外观美丽,使用中药“养颜”药物,导致了长期便秘。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吃中药也不安全吗?不少人一直认为中药属天然药物的范畴,毒副作用小,有病能治病,无病能保健,平常喜欢吃点中药养生健体,有个头痛脑热的,也总想用点中药败败火或是调理调理;得了慢性病,也觉得中药能除根,寄希望于长期服用一些中药。其实不少宣传炒作以及人们对于中药属于“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之类的认识是片面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中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应。随着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和曝光,近年来对中药的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事实告诉人们,中药也不能乱用,中药用不好也会出事的,弄不好也会出人命的。根据《中药辞海》记录,叫得上名的中药就有3.000多种,根据《中成药》记录,目前我国至少有5.000多种中成药,这么多的中药和中成药到底有哪些药物存在安全隐患,使用起来要格外小心谨慎呢?以下总结一些必须注意的中药和中药制剂,如果有患者打算服用或正在服用,请格外留意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2000年版的《药典》初步总结出72种有毒中药,大毒的分别是: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共10种。有毒的有: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子、甘遂、仙草、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关木通、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陆、硫黄、雄黄、欧麻子、蜈蚣、罂粟壳、蟾酥共38种。小毒的有:雷公藤、九里香、土虫,川楝子、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草乌叶、南鹤虱、鸭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锦马众、蒺藜、鹤虱共24种。以上《药典》规定的有毒中药可能出现在不同患者中药处方和成药中,当患者或医生接触到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留意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和适应证,千万不要轻易使用。以上这些药物为什么不能轻易使用,他们会对身体有哪些伤害和不利呢?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药物都不同程度含有这样或那样的毒性化学成分,这些毒性成分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以下将这些药物主要的毒性成分以及毒性反应简介如下,以此警示公众:
  
  乌头类药物全世界约有250种,国产有160余种,其中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锤等为较常用中药。这类药物均含有乌头碱类生物碱,以二元酯类的活帕乌头碱和美沙乌头碱的毒性最强,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出现毒性反应,3~4mg即可引起死亡。川乌中毒量为3~30g,草乌为1~9g,附子为30~60g。乌头类药物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先兴奋、后抑制,并直接作用于心脏,致死原因为呼吸中枢及心肌麻痹。马钱子含番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毒性强烈。马钱子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若不慎使用过量,易中毒。服马钱子3g粉剂出现头痛、全身紧束感、烦躁不安、频繁抽搐、最后死亡。中药中的苦杏仁、桃仁、白果、亚麻子等含有氰苷,氰苷水解后释放氧氰酸,微量可抑制兴奋的呼吸中枢而发生止咳平喘效果,过量则引起中毒,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氢氰酸致死的原因。藜芦含毒性成分主要为藜芦碱、秋水仙碱等,损害运动神经和迷走神经,使之先兴奋后麻痹,常因心脏、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含强心苷类中药有洋地黄叶,夹竹桃、羊角拗、罗布麻、福寿草、北五加(杠柳)、万年青(冬青叶)等,合理使用可治疗心律失常及心衰,但如使用不当,易发生类似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损害为主,严重者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博落回含阿片碱、白屈菜红碱及血根碱等,主要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有损害作用。服用商陆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这可能为商陆有抑制心肌和拟胆碱能作用,故应用阿托品后症状缓解。石榴皮主要中毒症状是运动障碍及呼吸麻痹。雷公藤口服后2~6小时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部分有发热,次日开始逐渐出现肾损害症状,少尿或无尿、血尿、蛋白尿及面部或下肢水肿,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正常,血尿素氮明显高于正常,并有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表现,肾衰和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系同属植物,有与雷公藤类似的肾毒性。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汞是肾毒性最大的重要金属之一,药手为二价汞盐,仍有很大的毒性,据有关文献报道,二价汞盐使人产生中毒的量为5mg,所以服药稍长,就会造成汞在体内蓄积,导致汞中毒。雄黄含三氧化二砷,砷中毒的肾毒症状常被胃肠道症状掩盖,重症砷中毒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机制为直接细胞毒性或因砷中毒引起休克即肾脏的缺血性损害。民间常生吞鱼胆治疗目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疾病。迄今所见报道引起鱼胆中毒的有青鱼、草鱼(鲩鱼)、鲤鱼、鲢鱼、鳙鱼、包头鱼等鲤科鱼类的鱼胆,其中以青鱼胆、草鱼胆为多见,其他尚有鲳鱼、鳊鱼、小米子鱼等较少见。历年来报道因服鱼胆致包括肾功能损害在内的各种不良反应文献已有数百例之多。斑蝥含斑蝥素1%~12%,从皮肤及胃肠道黏膜吸收,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经肾脏排泄可引起肾小球变性、肾小管出血。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中毒量为15~30g。蜈蚣引起肾损害原因可能与其过敏或超量服用有关。我国民间有给新生儿服用海马的习惯,认为有“壮奶”、减少婴幼儿期疾病之效,故常有将海马煎水给出生3d后的新生儿服用,但服过量,可引起中毒,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至死亡。木通常用量3~6g,超量应用是造成肾损伤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历代本草所载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而现在出现肾损害的木通主要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科植物主要含马兜铃酸,该成分是直接导致肾损害的毒性成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取消了含有关木通、厂防己,青木香的药用标准,并规定了替代品。牵牛子含牵牛子苷,内服量3~10g,过量导致呕吐、腹痛、腹泻、有黏液血便等,均系胃肠道黏膜直接受刺激引起,吸收后大部分由尿排泄,可刺激肾脏引起肾脏损害,且能损伤神经系统。山慈姑含秋水仙碱等,秋水仙碱其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迅速氧化成氧化二秋水碱,则有剧毒,因由肾脏排泄,对泌尿系统有严重的刺激和损害作用。具有肾毒性的中药还有苦楝皮、天花粉、金樱根(金樱子的根)、土贝母、马兜铃、巴豆、芦荟、大风子、三仙丹、安宫牛黄丸、红升丹、红娘子、望江南籽、牛膝、千里健、红茴香、使君子、芫花根、蓖麻子、全蝎等。黄药子含薯蓣皂苷及薯蓣毒皂苷等毒性成分,中毒量为15~30g,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炎,ALT(sGPT)升高到100~400U。密陀僧,铅丹又称黄丹、樟丹、铅粉均系负铅的氧化物,内服铅的氧化物可引起铅中毒,铅引起肝损害可能是由于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窦毛细血管痉挛,产生循环障碍甚至缺血,使肝细胞变性坏死。服鲜生苍耳子30~120g以上引起中毒,由于苍耳子果实含有苍耳苷、种仁和子叶含有毒蛋白和毒苷,这些有毒成分能损害心、肝、肾等内脏实质性器官,引起浊肿、出血及坏死,并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广泛出血。川楝子为民间常用的驱蛔虫药,临床应用除常见胃肠道反应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肝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出现肝区痛及叩击痛。大戟,苦参等可引起恶心,甘遂,芜花,巴豆等引起腹泻式排便次数增多,有报道长期服用含大黄的排毒养颜胶囊,引起继发性便秘,服用使君子、藜芦等引起呃逆。蓖麻子为泻下药,含蓖麻油40%~50%,油饼含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蓖麻毒蛋白毒性很强,易伤害肝、肾等实质细胞,发生浊肿,出血、坏死、糖类紊乱等。千里光、农吉利、天芥菜等中草药中的吡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迟发性肝脏毒性,可引起肝静脉闭塞病,导致黄疸、腹水,而后可因肝昏迷致死。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含有水解型鞣质,水解型鞣质有直接肝脏毒性,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此外,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药还有及已、五色梅、艾叶、丁香、大风子、天花粉、冬青叶、肉豆蔻、合欢皮、麝香、喜树、金果榄、泽泻、大黄、四季青注射液等。造成腐蚀性耳损害的中药有砒霜、紫金锭、白降丹、耳散。瓜蒂含有甜瓜蒂毒素,是一种氰苷类植物毒,瓜蒂毒性可以损害视神经而出现中毒性视神经炎。引起角膜损伤的中药鸦胆子、巴豆、鱼胆汁,均为误入眼内所致鸦胆子引起双眼大片状角膜上皮剥脱,巴豆致角膜上皮呈圆盘状脱落;鱼胆汁致外伤性角膜炎,角膜上皮剥脱及其实质层混浊水肿,鸦胆子仁含有鸦胆子素,酚性成分,为一种细胞毒可使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变与坏死,巴豆中含有巴豆毒素,属一种毒性蛋白质,鱼胆汁中含有毒性成分,尤以青鱼、鲤鱼和鲢鱼等的鱼胆汁中含有剧毒的胆汁毒素及氰化物,这些毒性物质流入眼睛可能致盲。

 以上这些中药多半含有毒性化学成分,这些毒性成分可以直接伤害靶器官(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毒性反应与剂量有关,即药量越大毒性越强,可预测,相对来说较易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见到以上这些有毒的中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必须要用也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成药种类繁多,包括片剂、注射液、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剂等等。以下一些中成药有较多的不良反应报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成药中含有川、草乌合用、舒筋活血丸、壮筋丸、大活络丹、小活络丹、活血壮筋丹、宣乌片、附子理中丸、和合丸、新乌宁痛片、制附片及其他乌头类。乌头类药物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先兴奋、后抑制,并直接作用于心脏,致死原因为呼吸中枢及心肌麻痹。六神丸:六神丸中含有蟾酥、雄黄等毒性成分。蟾酥中毒的症状与强心苷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心肌及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损,严重心律失常。消咳喘是中药满山红制剂,服消咳喘10ml,服后即出现心慌、胸闷、出冷汗,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性早搏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半小时后心率渐减慢,房性早搏消失。翌日再服,又出现同样反应,本例出现的心律失常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群瘟散、保赤散、万氏牛黄清心丸等。据有关文献报道,二价汞盐使人产生中毒的量为5mg,所以服药稍长,就会造成汞在体内蓄积,导致汞中毒。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中药有小活络丹、感冒通、六神丸、速效感冒胶囊、牛黄解毒片、元胡止痛片、感冒冲剂、黄连上清丸、蛤蚧定喘丸、鲜竹沥、大活络丸、六应丸、消炎利胆片、胆石通胶囊、速效伤风胶囊、均为中成药。复方青黛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肝区叩击痛,尿三胆阳性,黄疸指数、ALT(sGPT)升高,诊为中毒性肝炎。克银丸含土茯苓、白鲜皮等。服常用量15~25个月出现皮肤瘙痒、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黄疸指数和ALT(sGPT)升高、尿三胆阳性。牛黄解毒片可以导致继发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牛黄解毒片方中含雄黄,雄黄中的硫化进入体内能和组织中的巯基结合干扰组织代谢。因咽痛自服喉症丸10丸,3天后四肢有出血点,鼻出血,血小板下降,骨髓象符合急性“再障”,喉症丸中雄黄、蟾酥可以导致骨髓抑制。消渴丸引起低血糖昏迷临床报道不少,消渴丸由北黄芪、生地黄、花粉等和格列本脲0.25mg/粒组成,由于格列本脲的作用较强,强于格列齐特10倍,所以消渴丸使用不慎,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中药注射剂由于提取工艺复杂,有效成分难辨,杂质较多等问题,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中药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约占所有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以下中药注射剂一定要慎用: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葛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使用中药注射剂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能用口服药物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轻易使用注射液;能用肌内注射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静脉点滴,静脉点滴的风险最大。
  
  (2)尽可能不要和西药联合使用。近年来,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象较为普遍,不合理的应用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五味子、山楂、乌梅、山茱萸等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与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抗生素类药物合用可形成结晶尿、血尿、尿闭等,在给噻嗪类药物之前或给药期间,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发生严重的低血钾甚至瘫痪。有资料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生理盐水合用会使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与5%葡萄糖混合后,混合液中微粒明显增加;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也有不良反应;双黄连与氨苄西林混合后色变深。因此,对临床中西药的配伍,特别是注射用药时须谨慎。
  
  (3)认真审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个体化。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力亦不同,不同患者同时使用同剂量的某些药物,有的病人有过敏反应,有的则无任何反应,同一患者开始几天无副反应,几天后却发生过敏反应的也很多见,此外,年老体弱,婴儿及肝肾疾病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也相对很差,易出现不良反应。
  
  (4)严格掌握适应证。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实践中患者盲目只按病名或症状而错用中药的情况屡见不鲜,医生因此用错药的也不罕见,一定要重视。
  
  (5)重视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往往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所以,了解患者既往有否家族或个人的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对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很有好处。
  
  (6)重视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而言,用药剂量大,疗程长,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必须正确掌握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上一篇:乙肝患者要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
下一篇:目前中药治疗乙肝的主要类别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