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有效养肝
卯时(早晨5时~7时),这个时间是人体的“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5点至7点天就亮了,叫天门开,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而地户是中医里所说的魄门,指的就是肛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因此,我们也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我们在这个时候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大肠经属于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上行,出于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短伸肌腱)之中,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前外侧上行,至肩部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交,然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
其支脉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回过来沿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上夹鼻孔两旁。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鼻出血、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等症。
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这些问题,大肠经可以很好地进行调节,我们可以用刮痧法把里面积聚的淤毒刮出去。
大肠经属阳明经,是气血都很旺的经络,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在中医里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中医的问诊里,中医问二便在很大程度上问的是心肺的功能。如果大便变稀或者是出了问题,实际上是肺气出问题了,所以说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就是阴主内,大肠就是阳主外,举例子说一下,例如,排大便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握拳头。其实这一动作是不科学的。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肺是主气的,通常这个时候要憋一口气,然后大便才下来。所以在中医里,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其实在中医里问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小孩的大便是又粗又大又长。有时候不可思议,小婴儿排便的时候,大便特别粗,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当拉特别细的大便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另外,还有便秘和拉稀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病很多,实际上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的功能,所谓“津”是往外渗透的力量,津的力量过强时,就会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而津的力量的强与弱又和别的脏器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治病是治津的功能,如果老拉稀的话,就是津的功能弱了。因此,这时候要用药物恢复大肠的“津”的功能,而不是单纯地治疗拉稀的问题,这对于中老年人的拉稀治疗来说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