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之人的有效养肝
人以形为体,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使全身组织系统及器官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所以,正常的气血运行,是维持人体功能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气虚,是指人体气的衰少及其功能的减弱,以致引起脏腑、经络等功能的衰退,从而导致人体的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较低下的一种病理现象。形成气虚的原因主要有: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因肺、脾、肾生理功能失调等导致气的生成不足,或因劳倦内伤,或因大病、久病等,导致气的消耗过度等。
气虚之人的体质特点,表现为: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如果体虚者患病,以上症状将更加明显,甚至还有的会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泄;脱肛、子宫脱垂;心悸怔忡、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等。
气虚之人的养肝原则是:补气养气。因此,气虚之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肝:
饮食调养
气虚之人需要补气,因此,可以经常食用一些补气的食物,如小米、粳米、糯米、莜麦、扁豆、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比目鱼等。如果气虚非常弱,应当选用“人参莲肉汤”来补养。
药物养肝
气虚者应多补一些具有补气功能的中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扁豆等,用这些中药和具有补气的食物做成药膳,如党参黄芪鸡,常吃可以促使身体正气的生长。还可常服金匮薯蓣丸;心气虚,宜补人参茶或代参膏;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当然,并不是所有补气的中药或食物都适合食用,例如,高血压患者就忌服人参、西洋参、五味子等。
运动养肝
气虚体质的人适合散步、慢跑及舞蹈等运动;运动量以开始运动时较小,以后逐渐加大为目标。也适宜做养肾功、练八段锦、五禽戏、养肝太极拳等中医养肝功。因为肾为元气之根,所以气虚之人宜做养肾功,其功法如下。
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本动作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三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腰部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属于“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固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