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质特点及心理特点 土形人肤色黄、肩背丰厚、大头圆面、四肢匀称、大腿胫部强壮、手足不大、形体丰满、步履稳重、动作和缓;敦厚利人、随顺不争;嗜食易生湿。脾盛则喜思考、操心利人;嘴唇坚韧、厚薄适中,形体丰满匀称;食纳及大便均佳。脾弱则易引起体瘦肉软、饮食少或食后难消、大便失调;易失于对五脏的震慑,表现为诸如“慢脾风”、自汗、崩漏等。
五行理论中,有相生相克之原则,是人体五脏在生化气血精微的平衡原则之一。木克土,即脾克之于肝,肝主疏泄而脾主生发,二脏在气机的升降与气血的运输方面保持着和谐制约的关系,一旦失去平衡,自然也引起相应的情绪和代谢失调。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则肝脾不和,引起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泄泻便溏等证。故健脾疏肝,养血理气是土形人的养肝之道。 2.自我调适及养生建议 ①在身体方面:宜坚持少量恒定的户外运动,如慢跑、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以不疲惫为度。②在心理方面:宜培养心平气和、乐观畅达、宽容仁厚的心态,增加心理应激的适应强度,避免因小事不快引起的情绪抑郁,造成饮食代谢的功能紊乱。 3.四季起居与饮食指导 脾对应四季为盛夏,在夏季七八月时,建议做到不贪凉、不食凉以养脾胃。脾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气血的运化,对于肝的血液贮藏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夏季由于外界环境的炎热难耐,夜晚贪睡于空调房间、贪食冰凉之物都可损伤脾之阳气,从而气血运行受抑不升,肝的疏泄藏血也为之所牵。建议在饮食方面多进食温热滋润、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粥类、羹类、糯米、麦芽、山药、芡实、益智仁、黑豆、瘦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