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劳作,古人强调小役。《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里面有这样的语句:“不妄作劳,皆不言不劳。但令小役,不令过役,并不妄劳耳。”其中的“小役”有小规模劳作、不过于劳累之意。自然,其中的“妄劳”就是过度劳累的意思。只有不妄作劳,才能形与神俱,终其天年,度百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因为人们对此不加以注意,所以才会“积劳成疾”。中医将可以致疾之劳归结为五种,也就是所谓的五劳。对于五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中就有相关解释:“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血藏于肝,对五脏六腑皆有滋养作用。若是长时间用眼视物,不仅会使双眼疲劳,视力下降,而且会损伤阴血,使血对肝的滋养作用下降。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眼睛有赖于肝血滋养,只有肝血不虚,视力才能正常。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肝血日渐不足,视力也逐渐出现问题,平素需要重视滋补肝血,才能眼睛无疾。 肝血影响眼睛健康,用眼过度也会耗损肝血而伤肝。鉴于此种原因,不可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是电视。尤其是肝病患者,肝血原本就虚,肝体又需要阴血的濡养,以增强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若经常用眼过度,耗损大量阴血,会使肝血更虚,肝疾进一步加重。 即便是身体健康,平时也要注意。有些人正是因为平时劳累过度,身心均得不到休息,导致气血两虚,脏腑生理功能下降,引发肝病。 养肝不可久视,也不要久行。久行的话就会伤筋。肝主筋,肝之气血可养筋,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平素筋的运动也会耗损肝中气血。适当运动有助于舒筋活络,但运动过度则损伤肝血,不利于对肝的养护。 除了身体上的劳,心理上的劳也要适度。中医古籍里面说:“若烦扰而过于劳,外则体倦,内则脾伤。盖脾土合肌肉而主四肢。配阳明胃腑,受纳水谷,酝酿精微,以灌溉四脏,为人身阳气生化之源。” 心理上经常烦忧,会伤脾。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所化生的气血对各个脏腑均有滋养作用。若是思虑伤脾,气血化生受到影响,自然对脏腑的滋养作用下降,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其中就包括肝。 此外,还应注意不要动怒,大怒伤肝。郁怒则肝火内炽而灼血,大怒则肝火上冲而吐血。保持内心的平和,注意情绪的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身体上不倦,心理上不累,这就是最好的养肝之道。 过劳护肝,可常吃黑芝麻。对于黑芝麻的功效,《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出。”黑芝麻之所以能除疾强身,益寿延年,是因为其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最适合虚劳伤身者用其调养身体。对此,中医古籍里面也多有相关论述,如中医古籍《本草纲目》中记载:“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 黑芝麻能够补充脏腑所需要的精微物质,又能益气,所以可治五脏虚损、羸瘦。过于劳累,耗损气血的情况下适宜用黑芝麻来调养。另外,大病后期也可以用黑芝麻来补虚强身。 黑芝麻滋补肝脏之用,最简单的验方即为黑芝麻粥。中医古籍《圣惠方》中对此也有相关记载。 【黑芝麻粥】苣子不限多少,拣去杂,蒸曝各九遍。上每取二合(130毫升),用汤浸布裹,去皮,再研,水滤取汁,煎成饮,着粳米作粥食之。 其中的苣子即为黑芝麻。这道食疗方中黑芝麻需要九蒸九晒,现在可以简化,将黑芝麻小火炒熟,研碎,和粳米一起熬粥食用即可。 除了熬粥外,《圣惠方》中还提到:或煎浓汤饮,浇素饼食之,甚佳。所谓的浓汤饮即为黑芝麻汤。所谓的素饼也就是现在的面条。 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时不加以注意,经常劳累过度,导致气血虚损严重,为此,可以经常吃点黑芝麻粥或者是用黑芝麻煮面条吃。这些食疗方容易消化,不滋腻,还能滋补肝肾,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的脚步。 劳累过度不仅指身体上的劳,也有心理上的劳。身体上的劳伤可以用食疗法来调理,心理上的劳伤则非药石所能疗,需要自己宽心。中医古籍里面说:“虚劳之人,其性情多有偏重之处,每不能撙节其精神,故须各就性情所失以,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 五志七情可伤人,为此要控制好情志,宽心、舒心,才能安心过好每一天。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枸杞粥 枸杞粥方可治五劳七伤。枸杞子(100克)、粳米(120克)入锅,加适量清水,放入适量豉汁,煮作粥。葱白适量,洗净,切碎,粥快熟烂时放入调味,即可食用。 |
上一篇:桑葚红花酒常饮,女人面容更姣好
下一篇:合欢花,改善心情,远离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