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在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而居第三位。如处理得当,治愈率可达85%以上,但仍有部分效果不满意。从发病率上看,儿童少见,一般中年以上者多见,在20岁以上的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女性45岁左右达到高峰,男性在更年期以后也明显升高。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9~3,经产妇或肥胖者也多见。原发性胆管结石者以20~40岁为发病高峰,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
从地域来看,在我国、日本原发性结石,特别是肝内结石发病率高,我国南方农村更为常见,而欧美等西方国家较少见。在胆囊结石方面,我国北方及西北则较南方为多见。另外,有的胆石没有症状,即所谓“静止结石”,或很少症状,仅在尸检或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故本病的实际发病率较临床统计为高。 目前有关胆石症尚缺乏统一分类,但依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命名有别。 1.胆囊结石多为胆囊的局部病理改变,指结石位于胆囊内而言。 2.胆管结石指结石位于胆管系统内。可为胆囊结石下降至胆管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实质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原发于胆管系统的色素性结石,胆囊内多不含结石,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结石在肝内、外胆管中;亦可只存在于肝内胆管,即是肝内胆管结石,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特殊类型。 由于结石的存在,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胆管炎,但临床中这一点有时被忽略。就其程度而言,又有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之分。 |
上一篇:急性胆囊炎与慢性胆囊炎
下一篇:胆石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