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胁痛的病位和病因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黄帝内经》:胁痛的病位和病因
  1.《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
  2.《素问·热论》:“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泻。”
  4.《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黄帝内经》首载胁痛证,指出本证以胁肋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并描述了胁痛的伴随症状,为后世证候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明确指出胁痛的病位是在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肝在胁下,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胆附于肝下,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囊内储胆汁,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而胆汁泄注于小肠,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所以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肝气条达则胆汁排泄通畅,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胆汁淤滞,久则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并发黄疸等症。
  5.《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中,则血泣脉急,故肋胁与少腹相引痛矣。”
  这段经文论述了寒邪客于肝经,引起胸胁与少腹牵引而痛的机制,并概括了寒凝肝脉的临床症状。
  6.《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这条经文指出肝胆湿热也是胁痛的主要病因,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动而主疏泄,湿热壅盛,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引起胁痛。并概括了湿热胁痛的临床症状。
  7.《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
  指出恶血归肝而致胁痛。《素问·五藏生成》:“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主血海故也”。可见肝能藏血和调节血量功能是维持血液在经脉内正常流动的必要条件,并主要通过肝的疏泄功能来实现。肝藏血功能也决定了在病理状态下易致肝血瘀阻。正如《医学发明》所说:“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所伤,必留胁下,盖主血故也。”指出肝为凝血之本,瘀阻肝脉留于胁下而致胁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肝脏结缔组织以汇管区为核心,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在病理条件下,肝细胞、贮脂细胞、肌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均具有大量合成胶原纤维及其他基质成分的能力,其中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最早表现,其本身又阻塞肝窦,与纤维条索对肝小叶的分隔,扭曲肝血管,共同使肝瘀阻加重。

上一篇:胁痛是什么?
下一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胁痛的辨证与治疗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