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千金要方》:胁痛分寒热虚实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孙思邈《千金要方》:胁痛分寒热虚实
  1.《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2.《千金要方》:“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
  唐代孙思邈以病因为据,将胁痛分为肝实热证和肝虚寒证两类进行论治,审证求因,从症状入手区分两证,并指出肝实热以清肝利胆为主,肝虚寒以温经散寒为主。此治疗原则对后世医家大有启发,宋代陈无择最明此意,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提出“泻肝汤治肝实热,……补肝汤治肝虚寒”。
  五、朱肱《南阳活人书》:饮致胁痛分表里
  《南阳活人书》“大抵胁下痛者,此为有饮,须分表里,干呕微利,发热而咳为表有水,小青龙汤加芫花主之;身体凉,表证罢,干呕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主之。”
  宋代朱肱受张仲景启发,提出饮致胁痛分表里进行论治。痰饮可随着气的升降,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所不至。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若分而言之,则“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饮指蓄积停聚于体内而未被气化和排泄的水液。临床上若饮停中州,则脾阳失运,而症见纳少腹泻,肠中雷鸣等;若饮结肠间则可见腹满,口舌干燥之症;若饮聚于腹便为腹水;若饮停胸胁即为悬饮等。如肝硬化或并发胸水,当以饮邪为病论之。
  六、严用和《济生续方》:肝病胁痛应区分在脏在经
  《济生续方》:“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痛。”
  宋代名医严用和《济生续方》指出肝病胁痛应区分在脏在经。由于肝脏居于右胁之里,肝经分布于两胁之表,肝之气血可循经脉而行于左右两胁,正如《灵枢·经脉》所说:“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所以当病邪伤肝而成肝病时,不但肝脏本身可以出现疼痛,如《灵枢·胀论》所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灵枢·本脏》指出的:“肝大者,逼胃迫咽……且胁下痛,”而且肝气循行的两胁部位亦可受肝病的影响而出现疼痛,如《灵枢·五邪》所指出的:“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因此,肝病胁痛应区分在脏在经。

上一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胁痛病因病机
下一篇:张子和《儒门事亲》:水气致胁痛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