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胁痛的辨证与治疗
1.少阳胁痛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37条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东汉张仲景把胁痛作为邪入少阳的标志之一,如本条太阳病出现细脉,以示邪衰病退,若是症见胸满胁痛,因胸胁乃少阳经脉布行部位,满痛是少阳经气不利的缘故。说明表邪已传入少阳,可用小柴胡汤治疗。 2.痰饮胁痛 (1)《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挚挚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张氏提出饮致胁痛,并拟以十枣汤治疗。饮为有形之邪,停结于胸胁之间,以致胸阳被遏,气机壅滞,故心下痞硬而满,肝肺气机受阻,水饮射肺则短气、咳唾,饮气相击,则牵引胸胁而致疼痛。水饮内结,走窜上下,充斥内外,泛溢周身引起头痛、干呕、下利等症。此外《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即将以胁痛为主症的水饮称作悬饮证。用十枣汤峻逐水饮,方中芫花、甘遂、大戟是逐水剧药,三药合而用之,其力尤猛,故用大枣十枚煎汤服下,以顾护胃气。 (2)《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张氏指出留饮致胁痛多痛引缺盆。有缺盆为足少阳胆经之所过,足厥阴肝经上行络胆布胁肋贯膈。水饮停留胁下,不仅影响肝肺气机升降,而且导致肝胆经脉不利,形成胁下痛,咳嗽时振动病所,痛势更加剧烈,牵引缺盆亦痛。 (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张氏指出痰饮所致胁痛以痞满为主,并多伴有头晕眼花,并拟以苓桂术甘汤治疗。本方有温化三焦水饮之功,故后世称为苓桂剂之祖方,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具体应用。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水肿、阵发性心房颤动、脑积水、内耳眩晕症、神经衰弱,属脾虚水饮内停者,用之均有一定疗效。 3.肝着 《金匮要略·五脏服后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东汉张仲景指出肝着由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其证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若以手揉按或捶打胸部,可使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胸满等证稍舒,故谓“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因初起时,病在气分,热饮可使气机通利,所以“但欲饮热”;及其既成,则经脉凝瘀,虽饮热亦无益。治以旋覆花汤,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中以旋覆花善通肝络而行气,活血化瘀,助以葱茎温通阳气而散结。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张景岳最推崇旋覆花汤。他说:“此旋覆花之变制也,去覆花之咸降,加鹿角之上升,方中惟有葱管通下,余俱辛散横行,则络中无处不到矣。” |
上一篇:《黄帝内经》:胁痛的病位和病因
下一篇: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胁痛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