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和病毒变异
耐药性的产生一直是核苷类抗病毒药使用中头痛的问题,因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的作用靶点是针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通过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复制,而达到抗病毒作用。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是病毒复制所必不可少的(详见本书第2章第一节),由于该酶自身缺乏校正功能,故容易造成病毒基因的突变,尤其是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强大压力下。拉米夫定正是由于它的较高的耐药性,局限了它的使用。而阿德福韦酯最大的优点是较少的耐药性。研究发现[赵鸿,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6(23):23],在阿德福韦酯在使用中耐药性出现率远低于拉米夫定,临床观察其使用1~4年耐药性的发生率仅为0%、2%、7%、15%,可见,阿德福韦酯治疗出现耐药变异的发生率可能性很小,即使治疗至4年发生耐药的概率也比拉米夫定的单药治疗低4倍多。 阿德福韦酯虽然是较低的耐药性,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阿德福韦酯的耐药性仍然可以出现,并逐步增加,这一点是使用阿德福韦酯要高度注意的。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医学家(FungS.K.etal.J.HEPATOL.2005,43/6:937-943)曾经报道:8例曾有拉米夫定耐药或病毒反弹的男性患者(年龄47±13)岁存在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阿德福韦酯耐药发生时(20±9)个月,7例患者的HBV-DNA升高大于105copy/ml。检测出阿德福韦酯耐药后,2例患者出现肝功失代偿,其中1例死亡。7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进行补救治疗,3例患者HBV-DNA下降≥103copy/ml。所以在临床上服用阿德福韦酯超过2年突然出现病毒反跳和肝功能异常时,要警惕阿德福韦酯耐药性的出现,应进行有关检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改用恩替卡韦等),否则有可能出现肝脏急剧性坏死,肝功能衰竭。 阿德福韦酯的耐药出现目前发现可能主要与rtN236T和rtA181V变异相关,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
上一篇:乙肝常用西药: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
下一篇:乙肝常用西药:阿德福韦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