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并无脂肪肝的病名,但根据头晕、心悸、胸闷、胁胀、脘痞、肥胖、肢体麻木、脉沉滑、苔白腻等临床表现,可纳入“痰浊”、“眩晕”、“瘀血”等范畴。其病变部位在肝,同时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脂肪肝多因患者平素饮食偏嗜,饱食无度,过食肥甘,脾胃运化失调,精从浊化。根据津血同源理论,“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溢于内则膏肓丰满”,说明膏脂即油质、脂质,它源于水谷,属津液之一,并能化入血中,为人体营养物质。倘若脾胃虚弱,机体对水谷精微摄入、转输、利用、排泄失常,则可使脂质瘀积肝脏,此为其一;人至中老年后,脏腑精气渐衰,气血渐虚,无力推动营血正常运行,而致血脉瘀滞,脂浊留于肝脏此为其二;肾气虚衰,肝肾火旺,热灼津液,脂浊积于肝脏,此其三。脂浊、瘀血胶着脉管,阻碍气机,致血脉瘀滞,血行凝涩,痹阻肝脏脉络,而形成脂肪肝。正如《医宗粹言》所说“先因伤血,血伤气滞,气滞则生痰,瘀与血相聚,名曰瘀血夹痰……若素有郁痰所积,后因伤血,故血随气滞,气痰相聚,名曰痰夹瘀血”。
脂肪肝临床上以气虚气滞为脂浊形成之中心,脂浊着于肝脏为其病理特点,脂凝血瘀是本病的病理结果。故治疗以益气化瘀为立法原则,配合祛脂浊。《素问·举痛论》中指出:“百病生于气。”张景岳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人身之气血、津液贵乎流畅,而津血的运行又与气息息相关,脂肪肝临床上以气虚气滞为脂浊形成之中心,脂浊着于肝脏为其病理特点,脂凝血瘀是本病的病理结果。故治疗以益气化瘀为立法原则,配合祛脂浊。《素问·举痛论》中指出:“百病生于气。”张景岳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人身之气血、津液贵乎流畅,而津血的运行又与气息息相关,正如《丹溪心法》中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脂肪肝中“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但究其肇始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虚无力推动血脉而为瘀;或为气机阻滞,水谷精微不布,聚而成浊,痹阻脉络而为瘀。另一方面,瘀血与脂浊胶结,又能反果为因,进一步加重气机的阻碍,因此临床治疗脂肪肝在祛脂浊时,当以益气化瘀为先。 |
上一篇:宋清武等谢晶日教授治疗脂肪肝(三)
下一篇:孙炜益气化瘀法为主治疗脂肪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