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传染乙型肝炎的依据是什么?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目前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发现,当病人已经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还没有发病时,病人血液中就会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检查病人血液中有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为医师判断病人是否传染乙型肝炎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为S区、前S1、前S2区,目前发现前S1、、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还没有发病时早已出现,且早于HBsAg,并认为,检测这两个抗原对于更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明显优于HBsAg项目的检测。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渐进入各医院临床实验室,相信不久的将来可能代替HBsAg等指标的检测。
  
  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外,其内部成分称为核心,在核心内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X抗原(HBxAg)、DNA多聚酶(DNA-P)和一个部分双链的环形脱氧核糖酸分子(HBV-DNA)。生命是由各个不同碱基组成,不同碱基组成DNA双螺旋结构,DNA是蛋白质的基本核心,在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如果DNA破坏最后将导致整个病毒死亡。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它在肝炎细胞的细胞核中形成。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可在肝细胞核中发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人血清中,也会出现与核心抗原相应的核心抗体,但核心抗体与表面抗体不同,表面抗体是针对HB-sAg的,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机体血液中有表面抗体,当外界病毒侵入表面抗原时,可将其中和并驱逐体外,使机体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核心抗体对人体无保护作用,如果核心抗体持续升高,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仍然继续繁殖,核心抗体分为IgM、IgG成分,一般认为IgM是急性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而且消失较早,IgG为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后期出现的,对判断病人慢性化程度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在1972年发现的,这种抗原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里面,因而病人血液中如果查到e抗原,就表明在病人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在继续繁殖。e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称为e抗体,e抗体阳性有人认为比e抗原出现为好,表明体内病毒繁殖的降低,但也有人认为e抗体阳性病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仍处于繁殖状态,所以单纯从e抗体阴性或阳性判断病人疾病的恢复不太可靠,学者们认为最有意义的是HBV-DNA和DNA-P,此两项指标目前被认为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体内繁殖的重要指目前,使用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有3种抗原抗体系统,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HBsAb),核心抗原(HBcAg)和抗体(HBcAb),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体(HBeAb)。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又相继发现2种抗原抗体系统,而且受到目前临床和实验人员的重视,即前S1抗原、前S1抗体;前S2抗原、前S2抗体。大多数学者认为前S1、前S2抗原的阳性,表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繁殖,而前S1、前S2抗体阳性表明疾病的恢复及对再次感染起保护作用。

上一篇: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下一篇:乙型肝炎病毒为何具有“嗜肝特性”,它能否在肝脏以外的组织中生存繁殖?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