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亦称胆汁淤积型肝炎,类似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临床类型。本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所致的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的肝脏疾病。淤胆型肝炎可发生于任何一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临床上可分急性和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两种,发病率约占病毒性肝炎的12%。临床主要表现为:身目黄染,皮肤瘙痒,胁肋隐痛,口渴,便结色浅,常有明显肝肿大,肝功能检查有血清胆汁酸增高,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增高。
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一般急性淤胆型肝炎虽较重,病程也较长,但一般最终能够治愈,预后较好,而慢性淤胆型肝炎多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较易转为重型肝炎,预后较差。淤胆型肝炎如果不能得到恰当有效的治疗可能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胆酸、γGT、ALP、胆固醇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急性淤胆型肝炎并非临床多发病。 慢性淤胆型肝炎病程长,病情错综复杂,并出现深度黄疸难以消退,一般黄疸持续1~4个月,部分病例可长达1年以上,如不积极治疗容易演变成“急黄”、“臌胀”等危重病症,根据临床表现属中医学“黄疸”范围。由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胆汁运行受阻故身目黄染、面色晦暗、舌质紫滞、脉弦。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休息,加强护理、保肝、抗病毒等常规方法,其手段单一,疗效差异较大,且对黄疸症状无特殊的针对性治疗。淤胆型肝炎虽然临床症状比较轻,但黄疸持续时间长,不可能很快退下来,应该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治疗。不能心急,多数病人经过3个月左右黄疸会退下来,最长的可持续半年以上。现代医学应用鲁米那、糖皮质激素治疗淤胆型肝炎,不仅疗效不尽人意,而且长期应用可以加重肝损伤。 淤胆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胆胀”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胆,且多由脾胃累及肝胆。病因病机为湿热、疫毒或脾胃虚寒及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湿邪蕴结中焦,胆汁疏送排泄失常。湿邪郁遏,胆汁外溢,因而发黄。湿邪蕴结不散,病可由气入血,故可出现多种淤血症状。 |
上一篇:慢性病毒性肝炎常识
下一篇: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