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是临床常见的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基础上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器官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肝硬化发病率为171/10万,而我国和南亚地区肝硬化病人占总住院人数的43%~142%,其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为36~8∶1,近10年来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还在不断增高,虽无准确的统计,但有关资料表明,肝硬化也是我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死亡原因的第5~6位。
  本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对肝细胞的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这些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品、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各国肝硬化的病因不尽相同,可能与经济水平、生活习惯、营养条件、饮酒习惯、肝炎流行等因素有关;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较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为常见。
  肝炎后肝硬化主是要指继发于各种肝炎后的肝硬化,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居于首位。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感染或重叠感染,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约70%肝硬化病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82%的病人以前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会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因其病因不同而形成途径、发病机制亦各不相同,主要有肝炎性途径、脂肪肝性途径、门脉性纤维化及小叶中心瘢痕化等。但一般都涉及肝细胞坏死、结节性再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三个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胞团(再生结节)。③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④由于上述病理变化,造成肝内血循环的紊乱,表现为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三者之间失去正常的关系,并相互出现交通吻合支等,这些严重的肝血循环障碍,不仅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基础,且更加重肝细胞的营养障碍,促进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肝硬化结节形态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小结节性肝硬化:最为常见,结节大小相仿,直径一般在3~5mm,最大不超过1cm,纤维间隔较细。
  (2)大结节性肝硬化:由大片肝坏死引起,结节粗大,大小不均,直径在1~3cm,最大可达5cm,纤维间隔宽窄不一,假小叶大小不等。
  (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为上述二型的混合型,即肝内同时存在大、小结节两种病理形态。
  (4)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但肝小叶不完全被分隔。
  肝硬化虽是现代医学名词,但对肝硬化的症状、体征如黄疸、两胁疼痛、肝脾肿大等,早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的中医古籍中即有描述。一般认为,它属于中医学“”、“癖”、“痞”、“积”等证之中。“”、“癖”、“痞”、“积”,包括腹内一切肿块,并不都是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但其中现代医学的代偿期肝硬化却包含在“”、“癖”、“痞”、“积”等证之中;而失代偿期肝硬化,包含在中医学的“鼓胀”、“黄疸”、“血症”等之中。
  中医认为,肝硬化的病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黄疸、积聚失治。其发病机制则为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出现气滞、血瘀、水停,积于中焦而成;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肾、三焦,病变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在肝硬化的病机中,关键问题是肝、脾、肾的功能障碍。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导致脉络阻塞,这是形成肝硬化的一个基本因素。其次是脾脏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水湿停聚。再就是肾脏的气化功能受损,不能蒸化水湿而使水湿停滞,也是形成肝硬化的重要因素。此外,肾阴和肾阳又同时起到滋养肝木和温养脾土的作用,肾虚阴阳不足,对肝脾二脏的功能也要产生影响。正因为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形成肝硬化的三个重要的病理变化,因此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胀病论》中概括说:“胀病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上一篇: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外治调养方法
下一篇: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