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检查与诊断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在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由于出血、营养失调和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有轻重不等的贫血。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其中以血小板降低尤为明显。骨髓涂片可见造血细胞增生,粒细胞核相对左移现象。
  2尿常规 代偿期一般无变化,有黄疸时可出现胆红素呈阳性反应,并有尿胆原增加。有时可见到蛋白、管型和血尿。
  3肝功能试验 代偿期肝硬化的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患者多有较全面的损害。
  重症者血清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增高。
  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一般以ALT增高较显著,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则AST活力常高于ALT。
  胆碱酯酶(ChE):肝硬化失代偿期ChE活力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与血清白蛋白大致平行,若ChE极度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
  胆固醇亦常低于正常。
  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增高,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或倒置。在血清蛋白电泳中,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凝血酶原时间在代偿期可正常,失代偿期则有不同程度延长,经注射维生素K亦不能纠正。
  Ⅲ型前胶原肽、透明质酸、板层素等浓度常显著增高。
  肝储备功能试验,如氨基比林、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随肝细胞受损情况而有不同程度的潴留。
  甲胎蛋白(AFP)肝硬化时也可增高,在活动性肝硬化时增高尤为显著,AFP的增高表示有肝细胞再生;当肝功能好转后,AFP多逐渐降至正常,如持续升高,应怀疑有肝癌合并存在。
  4免疫功能检查 肝硬化时可出现以下免疫功能改变:①细胞免疫检查可发现半数以上的患者T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CD3、CD4、CD8细胞均有降低。②体液免疫发现免疫球蛋白IgG IgA均可增高,一般以IgG增高最为显著,与γ球蛋白的升高相平行。③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④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者,乙型、丙型或乙型+丁型肝炎病毒标记呈阳性反应。
  5腹水检查 一般为漏出液,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则腹水透明度降低,比重介于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白细胞数增多,常在500×106/L以上,其中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大于250×106/L。并发结核性腹膜炎时,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腹水呈血性时,应高度怀疑癌变。
  
  (二)影像学诊断
  1B型超声检查可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内径大于13mm和脾静脉内径大于8mm,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2食管静脉曲张时行食管吞钡X线检查,显示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时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3CT和MRI检查可显示早期肝大,晚期肝左、右叶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表面不规则,脾大,腹水。
  4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肝摄取核素稀疏,肝左右叶比例失调,脾脏核素浓集。
  5内镜检查 可直接看见静脉曲张及其部位和程度,阳性率较X线检查为高。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可进行止血治疗。
  6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肝外形、表面、色泽、边缘及脾等改变,亦可用拨棒感触其硬度,直视下对病变明显处作穿刺活组织检查,对鉴别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以及明确肝硬化的病因很有帮助。
  (三)病原学诊断
  1肝炎后肝硬化(乙型) 有以下任何一项阳性者,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血清HBsAg阳性;血清HBVDNA阳性;血清抗HBcIgM阳性;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肝炎后肝硬化(丙型) 血清抗HCV阳性,或血清和(或)肝内HCVRNA阳性。
  3肝炎后肝硬化(丁型) 血清抗HDVIgG持续高滴度,HDVRNA持续阳性,肝内HDVRNA和(或)HDVAg阳性。
  (四)组织病理学诊断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若见有假小叶形成,可确诊为肝硬化。
  1活动性肝硬化 肝硬化伴明显炎症,包括纤维间隔内炎症,假小叶周围碎屑坏死及再生结节内炎症病变。
  2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边界清楚,间隔内炎症细胞少,结节内炎症轻。

上一篇: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特点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