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按照规定接种了乙肝疫苗,过了几年后,查体发现还是得了乙肝,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接种乙肝疫苗就白注射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见到不少这种情况,那么为什么注射了疫苗会不管用呢?
1接种乙肝疫苗时机太晚接种疫苗之前,早已感染乙肝病毒。有的人出生时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到了青少年时期,甚至更晚的时间才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在年幼时早已感染乙肝病毒,并且病毒始终存在,病毒呈现隐性感染状态,这种情况下,再接种多少疫苗也不会管用。有些人接种之前检查没有发现乙肝,但是并非真的就没有,要特别注意化验是否准确,一些小医院,检验水平有限,仪器设备落后,结论不一定可靠;有些单位使用反向血凝方法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能使20%~30%的乙肝患者漏诊;如果只检查表面抗原为阴性,尚不能完全排外乙肝,有一部分患者为表面抗原阴性型乙肝,这些患者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或乙肝病毒DNA为阳性;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接种前乙肝病毒实际早已存在,再接种多少次疫苗都不会管用。 2乙肝病毒变异发生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发生变异后,就会形成新的变异病毒亚种,其生物特性,特别是乙肝病毒编码蛋白发生变异,乙肝疫苗对于这些变异病毒,起不到任何预防作用。 3接种使用的乙肝疫苗有质量问题乙肝疫苗属于生物制品,需要在2~8℃环境中冷藏保存,如果长时间放于常温或高温环境中,疫苗将会变质,失去免疫能力。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免疫能力和效果也会大大降低。疫苗长期放置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前必须先摇匀后再用,如果不摇匀就用,效果不好。 4接种的程序不对目前我国接种乙肝疫苗多采用0、1、6个月接种方法(即第1次接种后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1次,一共注射3次),如果不按此方法接种,效果可能不好。 5接种部位不对目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采取上臂三角肌注射,因为三角肌处血管少,皮下脂肪层薄,且不易损伤神经,预防效果好,如果在臀部肌肉或其他部位注射,效果可能不佳。新生儿和婴儿应该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处接种疫苗。 6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者,都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些人群注射乙肝疫苗,表面抗体形成应答率只有17.6%,对于这些人,注射乙肝疫苗需要加大剂量。 7.与某些人的遗传基因缺陷有关参与控制乙肝表面抗体形成反应的白细胞抗原(HLA)——免疫反应相应基因区(DR区),如果该区域发生变异或缺损,就可以对乙肝疫苗无应答。 8.接种疫苗不是终生保护的一般1个完整接种程序,一旦产生保护性抗体,成人持续保护时间在7~9年,儿童3~5年,所以,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员,仍需每年例行1次检查,如果发现表面抗体己消失或滴度降至保护限度以下,必须及时补种。 9.有其他疾病存在时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不佳。如果接种疫苗时,处于发热、严重皮肤湿疹、过敏、急慢性器质性疾病(心脏病、肾炎等),预防效果不佳。 10.无反应或低反应者即便是严格按照以上正规的免疫方法接种疫苗,仍有5%左右的人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者仅产生少量抗体,不足以产生免疫效果,这些人被称为乙肝疫苗无反应或低反应者,对于这些人,可以加大乙肝疫苗注射剂量,每月1次,共进行4次。也可在注射疫苗之前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猪苓多糖、胸腺素等,增强这部分人群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尽快产生表面抗体。 |
上一篇:注射过乙肝疫苗,怎么还会得乙肝
下一篇:注射乙肝疫苗前后为何要抽血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