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逍遥养生与养肝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逍遥养生,顺其自然
  
  逍遥是道家处世的核心,也是其养生的精髓。庄子是道家人物的代表,关于他的养生观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两篇文章里,一篇是《逍遥游》,一篇是《养生主》。庄子运用大量寓言故事和丰富的事物形象拓开了他深刻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反映了庄子追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世界里实现“逍遥”的人生。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生活态度就是“安时而处顺”。主张“任物之性而为之,得其用也,得逍遥也。”意思就是根据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去驾驭它,就能获得逍遥自由。
  
  道家所倡导的逍遥是顺其自然。从大范围来说要顺应自然规律。从人体自身来说,要顺应五脏生理规律,如心喜愉悦、肝喜调达,保持乐观逍遥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则情志舒畅而不郁结,五脏和调,则健康而不易生病。
  
  逍遥,是一种心理的放松、畅达和舒展,不去刻意追求身外名利,解除精神压力,放松思想束缚,使情畅志达而不抑郁,这与肝主疏泄、喜畅达的特性完全吻合,所以道家“逍遥”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养肝脏。人体气血需要奔腾不停、昼夜不息地流动,如果气血停滞或停止,那么生命就会暂停甚至终止。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人若逍遥,则肝气调达,情绪舒畅,人体气血运行畅通无碍,身体健康无病。因此道家追求逍遥对于养生、延年益寿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道家提倡的逍遥与目前社会上所谓的生活逍遥自在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不求上进,追求物质和声色的享受,追求生活奢靡,实际上并非“逍遥”,而是对身体和精神的损伤,与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是不利于健康的。
  道法自然,终老天年
  
  《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重要文章。庄子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生活态度就是“安时而处顺”,意在教育人们日常生活应顺应自然规律,主张无所依凭的自由自在,但他又反对人为地自我设置顺其自然(这是虚假的顺应自然)。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根据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去驾驭它,就能获得逍遥自由,获得个性的释放;如果逆其性而为,违背事物规律而动,必然不得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要求人们饮食起居要适应自然规律,精神调养要顺应五脏的本性去养生,这对于调养心、肝尤其是肝脏情志的畅达尤为重要。
  
  古代封建帝王高高在上,享尽人间富贵,在世人眼中可谓活得逍遥自在,理应健康长寿,并且无不渴望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但却事与愿违,往往短寿。据调查考证,我国自秦朝到清朝帝王共有209人,平均寿命却只有39岁,能活到70岁以上的不超过10位,其原因大家不难想象。相反蜚声文坛的寿星却很常见,甚至在遭到迫害时,文人常因能豁达顺性而仍然长寿。由此可见,只要顺应自然,强身健体,胸襟开阔,饮食合理,悠闲自得,就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上一篇:佛家慈善养生与养肝
下一篇:儒家仁爱忠恕养生与养肝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