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脂肪肝有何关系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饮食与脂肪肝有何关系

  有人认为,只要不吃肥肉,少吃油,营养过剩不要紧。实则人体在进行营养代谢过程中,不仅肥肉和植物油能形成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物质超过热量和代谢需要,也会变成脂肪贮存,日久形成肥胖病和营养性脂肪肝。酒中的酒精(乙醇)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而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可损伤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功能。所以,长期过量饮酒,由于肝内脂肪分解受阻,易积聚致酒精性脂肪肝。
  
  营养的摄入超过人体的需要或营养成分含量比例不平衡,称为营养不平衡。长期摄入高脂饮食,使外源性脂肪吸收增加,导致血脂异常,易诱发脂肪肝。长期摄入高糖饮食,而又缺乏适当体力劳动,也可引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吸收不良或摄入不足也属于营养失调。吸收不良多见于严重慢性肠炎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为15%~54%。慢性消耗性疾病者,长期厌食或者盲目节食减肥的人,由于摄入的热量不能满足基础代谢需要,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贮存脂肪增加,大量游离脂肪酸释放至血液中,并被肝脏摄取,酯化为三酰甘油,超过脂蛋白的转运能力而沉积于肝内。现时出现的“减肥热”,使一些原来并不肥胖的人拼命节食,照样形成脂肪肝,这一点目前仍未被重视。一些少女以瘦为荣,结果落得骨瘦如柴,损颜损体,而肝内却有脂肪堆积。在纠正营养失调后,肝内沉积的脂肪可逐渐消退,趋于正常。若脂肪肝伴有肝细胞炎症、坏死病变时,可发展至肝纤维化。
  
  脂肪肝的病变进程一般较慢,而肝脏代偿功能又比较强,因而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往往并不出现症状,大多在体检做B超或CT时偶然发现。一般脂肪肝的早期病理变化是可逆的,如能注意尽力祛除或控制病因,可改善病情,甚或痊愈。但若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则可致肝细胞纤维化或坏死,形成肝硬化

上一篇:生活方式与脂肪肝有何关系
下一篇: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无益于健康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