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1
黄某,女,48岁。1992年8月17日初诊。 素来脾气急躁,20年来时发右胁及胃脘胀满,打呃,着急生气即加重,近来频发。1989年去医院就诊,诊为胆囊炎。近10多天便稀,日泻2~3次,泻时不腹痛,便中无脓血,并伴口苦,恶心。刻诊除见上症外,余无不适。纳食一般,腹柔软,右胁下胆区有压痛,肝脾不大。月经尚准,量适中,前日刚完。舌质暗,苔白腻满布,脉弦细。 证属肝郁气滞,湿浊中阻。治以疏肝理气,化湿和中。 柴胡10g,香附10g,青皮10g,郁金10g,炒川楝子(杵碎)12g,赤芍12g,旋覆花(包煎)10g,藿香10g,豆蔻仁(杵碎、后下)10g,滑石15g,泽泻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忌食辛辣油腻及生冷。畅情志,免生气。 二诊:稀泻止,胀满减,纳食增,又见脘中微痛,偶有泛酸,苔薄白腻。上方去藿香、豆蔻仁、泽泻,加醋延胡索(杵碎)10g,茯苓20g,煅瓦楞子(杵碎、先煎)30g,续进10剂。 三诊:脘痛,泛酸未作,胀满基本消失。上方去延胡索、煅瓦楞子,加生白术10g,金钱草30g,丹参15g,并将柴胡减至6g,连进10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发。 按:患者素来脾气急躁,时发右胁胀及胃脘胀满,打呃,口苦,乃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日久必兼血瘀,故胆区有压痛。着急生气使肝郁益甚,故胀满加重。近年进入更年期,气血失调,故频发。近值暑天,暑多夹湿,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调,故恶心,日数稀泻,苔白腻满布。初诊双管齐下,既用柴胡、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旋覆花疏肝理气解郁,又以藿香、豆蔻、滑石、泽泻化湿和中止泻,再加赤芍并合郁金化瘀利胆止痛。二诊泻止胀减纳增,偶泛酸,脘微痛,苔薄白腻,知湿浊已去大部,中焦渐和,故去化湿和中的藿香、豆蔻、泽泻,加延胡索合川楝子以理气化瘀止痛,加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加茯苓以健脾利湿。药证相合,故收显效。三诊脘痛泛酸未作,胀满基本消失,遂去延胡索、煅瓦楞子,加利胆化瘀的金钱草、丹参和健脾利湿的白术,诸药相合既疏肝利胆,又健脾利湿,确有巩固疗效之妙。 医案出处:《颜正华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仝某,男,56岁。 素嗜烟酒肥甘,体丰痰多,舌红苔腻垢厚,脉弦滑有力,按之急数,大便不畅,小便色黄。久患肝炎未愈,每于恼怒则胁痛必作。 痰湿积滞互阻,少阳络脉失和。先以清化痰浊,少佐开郁止痛方法。 旋覆花10g,郁金6g,杏仁10g,莱菔子10g,紫苏子、紫苏梗各10g,白芥子6g,茜草10g,焦三仙各10g,大黄1g。3剂。 二诊:药后大便畅,胁痛已止,脉仍弦滑,舌红苔垢,湿热积滞已久,非旦夕可以根除。若能戒绝烟酒,坚持素食,并运动锻炼,可保身体健康。 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6g,焦三仙各10g,水红花子10g,郁金6g,姜黄6g,赤芍10g,茜草10g,丹参10g。10剂。 按:形肥、痰多、脉滑而有力、苔垢厚,此四者定其为痰浊阻络,故尔胁痛。凡具此征者,可用五子涤痰汤,即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冬瓜子、皂角子。以此为基础方,加理气活血,疏风胜湿,消食导滞之品。 医案出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上一篇:胆囊炎湿热伤津的验案
下一篇:验案1肝血受伤、胃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