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误案分析三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病例3:赵某,女,46岁,2001年4月18日就诊。患者患丙型肝炎5年,时常纳差、乏力、腹胀,肝功能反复异常,医生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没能接受,经常服用鸡骨草、护肝片等药以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3个月前因巩膜及皮肤显著黄染、纳差腹胀、皮肤瘙痒到某医院诊治,经检查肝功能、B超等,确诊为淤胆型丙型肝炎,住院应用西药治疗2个月余,疗效欠佳,今要求服中药以缓解病痛。诊时患者身目发黄,色泽晦暗不鲜明,头晕心悸,身困乏力,右胁部隐痛不适,脘痞腹胀,恶心纳呆,厌食油腻,口中黏腻,皮肤瘙痒,小便深黄,大便色淡,溏而不爽,查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临床诊断为痰湿瘀结型淤胆型肝炎,治以健脾化湿、利胆祛痰、化淤退黄为法,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处方:白术15g,薏苡仁15g,赤芍12g,苍术12g,丹参18g,茵陈18g,茯苓15g,半夏9g,郁金12g,紫草12g,柴胡12g,三七(冲服)3g,陈皮12g,建曲12g,桃仁12g,甘草6g。取6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患者觉得自觉症状没有改善,就又找他医诊治,结果应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1个月余,症状仍无改善,故而又来再治。细审患者,仍属痰湿瘀结证,但脾虚之象已经出现。初诊时虽然辨证准确,方药对症,然痰湿瘀结型淤胆型肝炎属顽症痼疾,其治疗取效较慢,服药仅6剂,未能及时见效,患者就改找他医,可见临证之难。在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的前提下,仍守初治时之方药进行调治。4周后再诊,患者精神逐渐好转,黄疸有所消退,其他自觉症状也有改善,宗上方加减继续服用。之后每半个月复诊1次,又坚持服用中药3个月余,患者黄疸消退,其他自觉症状也完全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
分析:此为患者急于求成,出现的治疗失当。淤胆型肝炎属顽症痼疾,至今中西医均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治疗起来较为困难,见效缓慢。作为医生,要向患者解释清楚,作为患者也要有思想准备,若不知道这些,医生不知守方守药,今天用这种方法治,明天又用那种方法治,作为患者急于求成,今天找这个医生治,明天又找那个医生医,不仅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还容易出现治疗失误,甚至耽误病情。本例患者初诊时辨证准确,方药对症,然淤胆型肝炎属顽症痼疾,服药仅6剂,未能及时见效,患者就改找他医,结果服用西药和中成药1个月余,症状仍无改善。如若临证时医生能向患者解释清楚,作为患者能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急于求成,做到守法守药,则其疗效可能要更好一些,此例患者的诊疗经过不仅说明治疗慢性病要善于守法守方,同时也揭示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上一篇: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误案分析二
下一篇: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误案分析四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